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卷 第二十五章 自性本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位从山东逃荒来的老太太,饥饿昏倒在地。路人围着叹惜。纯印老太太让人把山东老太太抬到自己家里抚养,当时各家每顿饭都按定量下米,本来粮食就不足,又多一人吃饭,她怕儿子、儿媳有反感,就把自己的定量减少一半让出来,山东老太太整整在她家住了十几天,待身体恢复健康了,她又给拿上路费,将自己的衣服、袜子、新鞋都送给人家……老人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刘家。

    八十年代,梅河口铁北街有位马老太太,姑娘、姑爷很不孝顺,让老人长年住在楼房后面的仓房里,一个月给三十斤玉米面维持生活,纯印老人经常给她送衣物、食品、鸡蛋,每到冬天将老人接到家中避寒,她说马老太太可怜哪,咱不接来一冬天非把她冻死不可。

    文革时,各单位把被打成地、富、反、坏、右的人关押在小黑屋里,刁难拷打。老人住的地方,距省批发站很近,她看到被关押的人可怜,就凭她高龄的优越条件,经常给这些“犯人”送饭、送菜、送衣服(家属不准见都委托她出面)。借机向看守的人讲好心得好报,将来他们总有灾难满的一天,你们可不要光看眼前,要给自己留后路啊!劝他们多行善,给他们讲与人方便就是与已方便的道理。当这些人落实政策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望老人,拉着她的手泣不成声……

    在伪满时,一天夜里天降鹅毛大雪,北风刮得电线发出嗖嗖的响声。气温在零下四十多度,家家缺衣少吃、衣不御寒、食不饱腹,愈发显得天寒地冻。早晨人们发现在一买卖家的房檐下,有一位六十多岁的乞讨老太太被冻死了。纯印老人听说后,就把自己的装老棉衣、棉裤找出来,让二儿子进昌抱着,她拄着烧火棍,踏着尺许深的大雪,走了半里多路,找到冻尸让大家帮着给她穿上,又按关内民俗将一枚拇指大的银元宝放入死者口内(压口钱),围观的人被老人的悲心感动了,大家发心将尸体用草席裹上,推到北山埋葬了。事后人们一提起此事无不感叹地说:“人若都能像老刘太太的心肠就好喽!”

    回到家,老人的脚趾、脚跟(缠足)因冻生疮,经每天用冻茄秧、艾蒿熬水洗烫,过了半个月才好。

    纯印老人舍已为人、无我相的布施说之不尽。行善而心无所着,不见有布施的人、我、所施之物,完全是由性德流露出清净布施之心,这就是布施波罗蜜。纯印老人广行布施,从无分别,充满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通过布施除掉贪欲之心,即为摄心持戒,持戒亦在布施中体现了。

    纯印老人一生为学佛人做了应如何发心立愿的示范,如老人三轮体空的无相布施告之行者,应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

    此无相布施之一念心,无法不在其中,当下空无自性,自性本无实在自体可得。而这空无自性的一念心,亦无一法可形容它的无量无际。若发心立愿的人,如果执著自己所行的布施,那将成为有限量的布施,正因三轮体空,其布施愿方于等虚空之广大。

    发心立愿是如此,修行亦然。《金刚经》云:“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但布施如此,所修一切善法,都应如此。

    学佛、修行之人,最终都以证得最高无上菩提果而得成佛为目的,但应明了这所证的无上菩提之佛果,也是空无自性的,本无它的实在自体。“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所证的菩提果,亦如虚空了无可得。虽然证无所证,但仍要求证无上菩提,犹如电、磁性相似,虽无实体,事相乃存。若因其空无所得而不求证,将大错特错。

    纯印老人讲“看不见的心”,此即“心大法大,心小法小,心大则犹如虚空”之义。唯有菩萨的心方可与虚空相比拟,如广大心、广大愿、广大行,证广大果。

    如前所说,一切无不是空无自性的,行愿果无不是空。这样讲有人会生疑问,“无自性的空性、诸法的真实性总不能说是无的吧?若实相之心是空无的,那又何必求证空性呢?”殊不知实性、妙明真心、佛性同样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若以为有个实有的虚空相可得,那又落入执著的偏见之中了。所以不但行愿果证是空,空亦复空,空相亦是不可得的,谁人能取空相予人观看呢?金刚经先说我空,次说法空,最后说空空。可见所修自性法,法亦空;无我相,我身非我,我空;本体空寂的妙明心,心空、空空。所以学佛人、修行者若执著有实相的空性,同样是错的。必须明了,纯即心,心空;印即法,法空。老人示现在世间一切,空空不可得也,可见心、愿、行、果空无自性,通过“纯印”二字,进一步可通达自性空亦空,从而不有所取着,若明此理,方是真正悟证诸法空性,明“纯印”之法也!

    老人常说的“心即佛,佛即心,人人都有心,人人都是佛”。此语告知学佛人,应明白:众生是自己心中的众生——因众生即佛,有此发心,见众生之痛苦如自己痛苦,因众生与自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发菩提心,就要无分别地广度众生,“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众生数量之多,不可言说,在根性方面又千差万别。淳良的众生固然易度化,但多数是顽劣而刚愎的——他们不但不接受教化,甚至出言侮辱、拳足相加。如纯印度其妯娌、度顽劣小孩……遇到这类众生,发心行菩萨道的人,要经起考验,决不能因此而生厌倦之心,反之更应生怜悯心,我不度还有谁人去度呢?若因众生难化,而生厌倦、怕惹是非之心,甚至从此不再度众生,那非发菩提心者的本愿,那将对发心者是异常可惜的!

    真正行菩萨道者,不但不应舍弃顽劣做恶的众生,而应优先度之,免他们无知造恶,受更大的痛苦——此即修行人心之大者也。

    大心即菩提心,不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两大任务。上求佛道,古德说:“学佛如初,成佛有余。”发心学佛者,苟能由始至终,如初发心时的努力、精进,时刻不离正念、不离佛号,那就成佛有余了。学佛人的通病是始勤而终怠。贪嗔等烦恼不断,学佛未改心,走世俗之路,致使所修的一些善法,为诸烦恼及诸罪业所染污,成为有漏而不是无漏的清净,难得解脱。“菩提心,自性生,依外法,不得成”。老人一生的作为,无不表心法,心大行小善,小善成大善,心小行大善,大善则成有漏法。老人住世,生活起居与凡夫无异,但心却非凡夫所能比拟,此即老人讲的看不见的心!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