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三章:兵临城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太行山桃花谷金刀王善举旗造反,兵发汴梁城。太师蔡京几天前就收到了消息,急忙召集众“六贼”党徒商议。

    论到如何蒙蔽圣上、整治忠良、愚弄百姓,这些“六贼”党徒是奇谋百出,手段纷呈。但如今面对的是十多万如狼似虎,杀人不见血的强盗,这些所谓的“朝廷重臣、国家栋梁”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手足无措,那里还有什么主意。

    无奈,蔡太师只有把消息文书扣下,暂且瞒住皇上。然后下令沿途州县拼死抵抗,派快马到其他州府搬兵勤王救驾。

    从桃花谷到东京汴梁城只有八百多里,途中有十多个县,如陈留、考城、封丘等等。为了攻打辽国,这些县里的禁军都已经被抽调,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厢军,而且人数也不多,每个县只有两三百人。

    实力太过悬殊,而且这些县官平时与王善多有联系,纷纷开城门投降。

    桃花谷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只用了十二天时间就来到汴梁城下。沿途经过多个县城,大军不但没有损兵折将,而且因为有饱饭吃,有工钱领,大军人数猛涨到二十多万。

    离城十里,桃花谷大军方才停下,安营扎寨。

    王善见左军师邓武把大军全部安置在南城门前,并无分兵到其他几个城门,心中不快了,便问道:“军师,怎么不分兵把汴梁城其他几个城门也都堵住?”

    邓武微微一笑,答道:“大哥的目的只是要占住这汴梁城,并不是要捉住皇帝老儿。如今只攻一处,放开其他城门,好让那昏君逃跑。如他真逃了,岂不妙哉!再者,大军之中,多是百姓充数,集中一处,方便管辖,更壮声威。”

    王善听吧,哈哈大笑,说道:“知我者,邓军师也。”

    汴梁城守城的将士见到如此情景,好不慌张,赶紧关闭城门,添兵守护;一面入朝,敲响金钟,通知皇上和各位公卿大臣上金銮大殿紧急议事。

    守城军官敲响的这口金钟垂挂在金銮大殿门前,唤作镇国金钟,是当年太祖皇帝赵匡胤所立,为了有紧急事务时能尽快召集大臣。当年太祖还立了一道诏书:“镇国金钟一响,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要尽快进入金銮殿议事。”

    这口镇国金钟自从立起来后,总共才响起过两次:

    一百二十年前,景德元年,宰相寇准第一次敲响金钟,恳请真宗皇帝亲征澶州,之后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保大宋百余年安稳。百余年后,金钟第二次响起,汴梁城竟然是被一群草寇围城,让人唏嘘不已。

    钟声响起,半个时辰后,徽宗天子登上金銮大殿,见到众位大臣,问道:“何事慌张,竟然要敲响镇国金钟。”

    大殿上,一片默然,鸦雀无声。

    徽宗大怒,一拍龙床,转而问道:“究竟是谁敲的金钟?”

    见还是无人出来搭话,站在大殿门口的指挥使卢大鹏急了,纵身快步冲进金銮大殿,跪倒在丹墀前,大声说道:“启禀皇上,金钟是末将撞响的。太行山桃花谷金刀王善兴兵造反,如今率领二十万大军,四面围住汴梁城,京师危险矣!”

    宋朝的军队以“指挥”为基本单位,调动与参加征战都是以“指挥”为单位进行。长官为指挥使、副指挥使。一个“指挥”相当于一个营。指挥下面设“都”,长官称为“都头”,每都通常为一百人。

    徽宗天子见到金銮殿上突然闯进一个武将,还说出了如此骇人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