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第一次大朝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崇祯十七年五月一日,皇帝登基大典,虽然南京礼部没有操持过,但是遵循前例行事就可以了。

    当然,南京不比北京,很多条件不具备,不可能跟北京城搞得一模一样。

    再说了,朱成也要求从简办理,即使如此,该有的劝进,祭天,祭拜孝陵,百官朝拜等主要程序也是不能少的。

    朱成即位,定明年为中兴元年。立周氏为后,统率六宫。

    新君即位,诏令四海,并依照前例,大赦天下,非罪大恶极,图谋篡逆者皆在赦免范围之内。

    至于详细的登基程序,太过繁复,略过不表。只是礼部本来呈上弘光为年号的时候直接被朱成否决,并亲自拟为中兴。

    饶是如此,一天的庆典仪式下来,以朱成的强健体魄,也是折腾的够呛。

    登基大典之后第二天,也就是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二日,新朝第一次大朝会在南京皇宫武英殿举行。

    南京宫殿当年在建文帝失踪之时因为大火损毁严重,后来永乐朝又迁都至北京,历经两百余年,南京宫城唯有经过修整的武英殿勉强可以用于举行大朝会。

    因为南京本来是官员养老闲置之地,大部分的官员都在北京。但是北京沦陷之后,许多官员降了李自成,还有一些躲了起来,极少数自杀殉国。这就造成了中兴朝能够有资格参加大朝会的人寥寥无几。为了凑人数,不仅所有南京的勋臣都被要求参见,六部七品以上官员,甚至连应天府同治通判。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等小官都有幸得列金殿之中,激动的一晚上睡不着觉。

    因为是大朝会,所以人人都着朝服。所有的够资格上朝的官员都发有朝服。至于那些临时拉来凑数的官员只好穿着常服站在角落里了。

    中兴朝第一次大朝会就在一众寒酸破败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本来按照规定,皇帝在大朝会的时候要穿皮弁服的。帽子用乌纱制成,作十二缝,缝中压以金线,每缝前后各用五彩玉珠十二颗。冠用玉簪,系以朱紘、朱缨。衣则是绛纱袍,赏是前三幅后四幅的红裳,又有蔽膝,中单等皆为大红色。

    皇帝手中还要持玉圭,腰间悬玉佩等饰物。

    但是如今匆匆即位,宫中也未有尚衣监,礼部也只是匆匆赶制出来一套皇帝登基大典时穿的冕服及一套常服,根本就没有时间制作其他皇帝衣袍。

    因此朱成也只能穿着一套八团龙袍的常服坐殿了。不过这些对于他这个灵魂外来户来说不怎么在乎,倒是简单最好。

    朱成高居御座之上,等待群臣三呼万岁之后,正式开始了当皇帝后的第一次中央常委扩大会议。

    百官心中都清楚,这一次大朝会是人事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朝中内阁及九卿等朝廷关键职位的归属问题。

    按照惯例,朝廷内阁学士及六部九卿等人选都要依靠廷推产生。

    高高的陛阶之上,朱成俯视着殿中众臣,忽然神似有些恍惚起来,这一切犹如梦境一样。当年一腔热血参军入伍的时候何曾想过能有今日这般场景。

    正此时,看见下面闪出一道人影道:“陛下,新朝既立,请定内阁。”

    此人却是认识,正是詹事府少詹事姜曰广。

    有明一朝,内阁权势愈重,内阁首辅大学士俨如宰辅。最出名的诸如嘉靖朝的严嵩及隆庆朝至万历朝的张居正,权势之大,天下瞩目。

    成祖即位后,设立内阁。相当于皇帝身边的秘书机构一样。内阁拥有票拟之权,而皇帝则拥有批红之权。最初的时候入阁的大学士品级也只有五品,并不能对皇帝的权利造成多大的限制。

    但是成祖之后,诸位皇帝都是太平天子,在朝政上逐渐惰怠,将大多数政务就交给了内阁处理。从此之后,内阁权势日重,内阁大学士越来越像宰相了。

    明太祖的政治思想之一就是制衡,内阁虽然拥有票拟大权,但是皇帝却也拥有批红之权。皇帝若是不经过内阁,私降中旨,大多不会被外朝承认。内阁拟定的事情,若是皇帝不同意,那也没有办法施行。

    皇帝若是偷懒,让内廷的司礼监代替批红,那就形成了内外互相制衡的局面。强势如张居正者也不得不跟当时的司礼监冯保搞好关系才能办事。

    综上,入阁成为文臣的宦途顶峰。而内阁首辅则是顶峰的最高点。

    同样,对于皇帝来说,内阁人选同样重要。一个好的内阁关系着国家是否稳定,皇帝是否当的舒畅。

    姜曰广刚刚说完,又有一人出班奏对道:“臣附议!”,正是吏部尚书高弘图。

    紧接着又有好几个大佬出班附议,都请求确定阁臣人选。

    朱成当这个皇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事必躬亲,也从来没认为自己事事都会比古人做的好。那样想的话,不是白痴就是自大狂。

    他的优势在于超越时代的超前视野和思维以及对历史的预知。当然,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帝国系统。

    所以,他给自己定下了当皇帝的原则,抓大放小。这个大就是兵权和朝廷的大方向大政。日常的政务还是交给内阁去办为好。

    他可不想来当个皇帝还将自己累死,皇帝累死了可没人追认他为劳模。而且作为一个新手皇帝,有的时候做的越多反而错的越多。普通人可以犯错,但是对于皇帝来说任何小小的错误兴许都是影响巨大的。

    所以他要做的是一个舵手和导师的角色,没有必要像崇祯皇帝一样累死累活还最后落的悲剧收场,得不偿失啊!

    朱成扫视群臣一眼后终于道:“众卿言之有理,内阁为国家中枢,不可久旷。依照前例,由诸卿廷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