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0章 城市病防治的始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设,古老的城墙大部分都被拆除,只保留少量的作为观景台和纪念性建筑保留下来。大量的棚户和交通阻碍被拆除,各个城市拉链马路就此终结了,各种配套的上下水网络和污水、燃气、预留的电气化路线网络、就被安放在世界上第一批共同沟里面。

    由于共同沟将各类管线均集中设置在一条隧道内。消除了通讯、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布下的道道蛛网及地面上竖立的电线杆、高压塔等,避免了路面的反复开挖、降低了路面的维护保养费用、确保了道路交通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道路的附属设施集中设置于共同沟内,使得道路的地下空间得到综合利用,腾出了大量宝贵的城市地面空间。增强道路空间的有效利用。并且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创造良好的市民生活环境。

    市政工程项目中最主要的就是这些审批设计通过的共同沟,技术不是问题,资金也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管理的问题了,这些项目虽说已经内定给最高水平的穿越众新组建的帝国市政工程集团经行运营管理,但是人才缺口达到离谱的程度,就像其他穿越众独创和创建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兴产业一样。这个新生事物也没有有经验的前辈可以传帮带,全靠穿越众未卜先知的设立的各种建筑和公共设施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来一边学以致用。一边摸索着总结经验教训和理论了。

    当穿越众拿到由帝国水利设计院提交的新型跨江大桥规划图集时已经是三年后了。第一座跨江大桥就在南京江岸边出现了,桥梁净高控制在32米以上,在丰水期中央的深水航道足以通过万吨级大船。总体规划的好处就这样显现出来,杜绝了净高过低和主跨净宽不足造成的桥梁脑残设计让黄金水道浪费水运量和港口吞吐量的悲剧。

    诗兴大发的赵守忠直接在参加大桥落成典礼上无耻的抄袭了太祖诗词,并强调在未来的30年里,3000多公里的可通航长江干流上将修建100座大桥。听到这个消息的众多参加典礼的官员和参与建设的老板们再次被帝国的财大气粗震惊了。一座造价过千万的跨江大桥就足以载入史册了,100座那就是十几亿元的巨资,就是凭空建立一座都城级别的100万人口大城市也差不多够了(盈利能力可观的项目都能贷款和分期付款,每年收过桥费都可以收到手软的大桥项目光是必须运营10年回本的强制性要求就让无数唯利是图的承包商退散了,和其他市政工程项目一样,相比其他的制造业和商业项目,市政工程的微利实在鸡肋,只能甩到国资局名下管理了。)

    事实上,未雨绸缪的花钱搞好基建和配套设施建设比出了问题再去花钱要省的多,不一定要等到经济规模发展到渡轮搞不定的时候才去建设大桥,先建设的好处极大,例如积累了经验(越早建设,技术积累越雄厚)、减少了成本(主要是征地成本,物料和人工倒是小头)、延长了设施寿命(到不符合要求的时候。比如超载的时代来临时早建设一年就多用一年)、提升了周边地产价值(和修地铁后周边房价上涨一个道理)、加速经济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对整个城市的总体竞争力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这些市政工程虽然没有什么利润,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就像看上去不挣钱的教育事业,收益都是在后期成滚雪球式的复利增长。根据数据统计,每在这些公共服务设施上投资一元钱,其有效辐射范围内的每个居民增收减支效益就能达到每年0.5元。以共同沟为例,一段造价为2000万的共同沟建成之后可以以极低运营维护成本运转100年,期间节省的重复建设开支高达100亿.就算100年的维护要花3000万,怎么算这笔投资都有4%复利了。保持100年的复利是可怕的数字,如果以收益来支撑维护费,计算结果更夸张。复利的增幅超过6%。

    当然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越到后期就越贵,在石板路的时候挖沟100元。铺上水泥就需要200元。铺上混凝土路面再挖开就是1000,铺上沥青的路面后再挖沟复原可能就要5000了,越到后期省钱的效果就越明显。

    算上环境污染和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就更可观了,要知道随便一个管子挖破了都会导致整个街区乃至城区的某一种公共服务或重要网络中断,这种损失可是很难统计的。

    再比如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统计,每天堵一个小时,一条路上的乘客就相当于损失了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或休息时间,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达到数千工时的损失。一年下来就是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工时的损失,对于社会而言简直就是灾难。若某条道路被堵住了。某辆车有重要人物或身负重要任务的人行程被耽误了,造成的损失将有可能产生数以万计的损失。

    一条路的拥堵得不到治理,相当于一年社会损失数千万元。随着人均生产力和薪资的提高,这种损失会越来越大,而且这些损失若没有产生,创造的效益循环往复,日积月累下来的复利增长产生的财富则更为惊人。

    城市化就是一种社会的成长,和小孩长大一样,会产生各种疾病和危机,穿越众不是扁鹊,而是洞察未来的扁鹊的大哥,自然要事前控制,为了最高速的推动帝国的发展,穿越众什么阻碍都会争取消灭掉,什么规划都力争又快又好,从来不计较项目的开支和数量,完全把多和省扔到一边,追求的是更高级的一个垄断企业或大项目顶的上几百上千个中小企业和项目,绝对都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脑残粉。(未完待续。。)

    ps:  扁鹊是尽人皆知的神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扁鹊的两个哥哥也颇懂医理。

    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 3 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

    扁鹊答:“我的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

    扁鹊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时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反而觉得他的治疗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时候,看上去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在我们乡里流传。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用麻药让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议的大手术,自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远远大于我的两位哥哥。”文王叹道:“你说得好极了。”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多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dd>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