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85墙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杨嗣昌现在地位不高,又和东林党不对盘,于是索性投靠了没有人看好的崇祯,自然就要冲锋在前,对刘白羽发动了冲锋.

    “青山居士,你这帝师来头暂且不说,您的治学却是和帝王师相差的有点远吧……”

    杨嗣昌这话就是带着刺了,别看刘白羽是现在的公认的当时大儒,学籍若天人的存在,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刘白羽离明朝帝王师的标准却是相距甚远.

    明代储君的学习内容,以经史为主。习经则上宗孔孟,本于程朱;习史则揭示历代帝王治国之道,兴衰之理。讲经者寻章摘句,虽屡见智慧但大都泥古;讲史者发挥较多,较之经籍更能让人体验治国之得失。因此,明朝的帝师,学问不必有创见,但须雍容深厚。臧否人物可以一针见血,但不可标新立异,更不能“怪力乱神”。

    所以,以思想家誉之帝王师,则不允当。尽管少数帝师确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不是以思想取胜,而是精于治术。

    而对于刘白羽来说,在这个年代固然是无可置疑的博大精深,但是博大精深的另一方面,也就是意味着学术不纯,知识驳杂.

    刘白羽没想到忽然冒出来一个愣头青,你没看到尚书阁老都不说话么?“杨嗣昌?你对我的学问有疑问,那就说说看.”

    和你较量学问的是傻逼!杨嗣昌自然不会上这个当,他心里知道自己论学问十个自己也不是刘白羽的对手,自然不会从学术角度质疑:

    “青山居士,你这帝师学籍若天人的存在,不过您写的《历朝政治得失》里面的内容近乎法家,学术不纯!”

    杨嗣昌这话打在了刘白羽的名门上.毕竟刘白羽很多观点都是儒家一层皮,包着的东西,就不知道是什么玩意了.

    “我的学问是先秦儒学,和你们学的不知道改了多少的所谓儒学不同.杨嗣昌,请问按照你的标准诸葛武侯算法家还是儒家?荀子和韩非子的学问,一个是儒家,一个是法家,区别在哪里?谅你也不懂得,要不然,我给你讲一讲夏商周三代之治是怎么回事?”

    刘白羽的话杨嗣昌可不敢接茬,他知道刘白羽说的,都是几千年都扯不完的公案,真要是谈论起来,自己绝对不是刘白羽的对手,毕竟刘白羽比起学问来,此人胡说八道,强词夺理更为出名.

    是的,杨嗣昌说的没错,当明代帝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能标新立异,不过即使经书要读得熟,经书解释得好。其实因人而异也是存在的,宋濂当时给朱元璋以及太子朱标讲《大学衍义》,到后来的方孝孺给建文帝讲《大学衍义》,虽然同一本书,两人的观点并不尽然相同。

    当然,人家的差异其实是个人理解不同,和刘白羽直接给儒学换心那是两回事,不过依照刘白羽胡说八道的本事,杨嗣昌却是没有和刘白羽对决的自信.

    这就锁了,战斗力不到五啊!刘白羽也不乐意继续追杀这货,而是对崇祯皇帝倚老卖老,抚摸了自己并不存在的胡须:

    “听说陛下要为张江陵平反?这也不是不行,毕竟张江陵确实做了很多好事,不过,张江陵有些事就不好了,比如说要皇帝用学生礼给他奉茶,这就过了,哪有一点君臣的样子?君不君臣不臣的,没个样子……”

    崇祯皇帝差点没被刘白羽恶心吐了,张江陵要皇帝用学生礼给他奉茶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的,没个样子?好吧,这事情上张江陵是不像样,可是比起刘白羽这种带兵逼宫,那完全是小节了好吧?乌鸦嫌弃猪黑么?

    “不过呢,杨嗣昌说的再不像话,有一点也说的没错,我想陛下也好,许多忠臣也好,都觉得我刘白羽这次近于兵谏,超越了人臣本分——不过还请诸位放心,我刘白羽是个懒人,最喜欢的就是草堂春睡足了……”

    “青山居士,你这帝师进城一个多月,把六部,内阁,陛下踢到一边,大包大揽的……”温体仁阴沉沉的说道.

    “我听说朝廷中的文官有三无,一是无耻,二是无脑,三是无能!简简单单的事情办不好,而且还不改,我刘白羽身为帝师,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一点一点教,一点一点改,大明朝又没有那个时间了,所以只能这样大包大揽,以后就是一群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