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54滦州城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弟武功不行,只是比一般人稍强,大约还是因为自己吃得好,这世道一般人都是饿着肚子的关系,看了看曹文诏露出的腱子肉,又看了看自己的单薄身材,顿时露出了羡慕的目光,不过转瞬间刘弟却是又觉得自己是智将,靠的是指挥而不是冲锋陷阵,所以也不用羡慕曹文诏----

    不过安慰归安慰,刘弟也知道自己比起一般的老兵都有很多不足,更别说曹文诏这个级别的将军了,只是自己也算是当世名将了,也拉不下脸来请教,于是脸上若无其事的也骑马赶到曹文诏那处,与曹文昭一起观察西城上的防御,肉眼根本看不清楚,用单筒望远镜隐约可以城楼上有许多后金兵和百姓的身影,但是没有看到现在比较通用的撞杆、狼牙拍和夜叉檑之类的守城工具。

    刘弟对曹文诏道:“曹将军,建奴看来不懂守城,大概只备了檑木大石之类的东西,我军定然可以获胜。”

    曹文诏笑道:“那建奴从未守城,每与我大明战,都是引出来野地获胜,或者就是靠内奸开城,这些山野之蛮夷,怕也是从未研究过城池防御和进攻。”

    刘弟笑了下,其实也有些心虚,其实毕竟他年龄在那里,知道这些守城的东西叫什么都不容易了,自然也从未研究过攻城术,刘白羽近期的计划中,也不想旷日持久的攻城,刘弟所准备的自然都是野战,对此也是基本不懂,还好曹文诏自己说道:“马总理没给刘弟将军分配打造器械的活,其他勤王军都在到处砍伐树木,做壕桥、轒辒车、云梯,器械堆积如山,只等红夷炮一到,就是建奴授首之时。”

    曹文诏倒是不以为然,在他眼里刘弟这种当世名将,或许因为善于骑兵的原因,城池防御和进攻不是强项,不过要说刘弟一点不懂,只怕也是不可能的-----关键就是曹文诏比刘弟岁数也大不了多少,他以为刘弟成为当世名将,固然有兵强的因素,可是自身也不会太差,相比和自己差不多,也是军官的后代,家学渊源罢了.

    只是这年代武官动不动就是死无全尸,甚至同时身败名裂,刘弟不主动说,曹文诏也不好问刘弟的身世,这毕竟是很犯忌讳的事情-----于是曹文诏也不多说,自顾自的指挥起来

    就在此时曹文诏身后一个年轻军官对曹文诏道:“将军,有传令兵来。”

    曹文诏和刘白羽回头一看,两名插着背旗的传令骑兵正在跑来。

    就在刘弟和曹文诏在军营之间穿行的时候,孙承宗本人已到城南,今日大集诸将,他们两人先去了马世龙的大营,等齐了人后,从城西赶去城南参加会议,沿途经过河南、延绥、宁夏、山西、临洮的军营,里面皆在热火朝天的打造器械,最显眼的是各种高大的云梯。

    他们绕出临洮军营后,已经看到南边的大营,南边已成旌旗和军营的海洋,更南边的地方,黑压压的人海正在靠近,锣鼓喧天,各种欢呼声不绝于耳,马世龙对众将道:“这是滦州永平的义民,自带行粮兵器,来为家人报仇的,据说有两三万人。”

    刘弟应景的大声应道:“建奴坏事干多了,报仇的人当然多。”不过刘弟心里自然知道,只怕都是些被建奴祸害的大户子弟,一般小门小户的,瘦弱的被建奴杀死,强壮的被建奴收为包衣,就是没被建奴祸害的,也被明军收为炮灰了,哪里还能当什么义民?

    众人策马继续往中军而去,南边一路都是关宁军营地,同样在打造器械,到了孙承宗大营,众人进去到了中军大帐外面,门口大旗上写着中极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兼行边兵部尚书孙,刘弟暗暗咂舌,这么长的官名哪像姐夫的那么简单-----其实刘弟却是相差了,刘白羽对明朝的官职不在意,实际上要是学孙承宗这样摆出来,比孙承宗本人可是更长,更多。

    这时才敲第一通鼓,马世龙隔得远,倒是最先到的,刘弟看看周围,都是蓟州过来的勤王军将官,粗粗一看有延绥、河南、宁夏、陕西、山西、临洮、湖广等地兵马。因为人太多了,挤了踩了在所难免,好在都是行伍之人,也不在乎这个,骂了几句,大家发现一时也不进去,就在门口谈笑,其中有几个人笑的下流,显然不知道谁说了荤段子了。

    这有事情消磨时间,就觉得时间过得飞快,第二通鼓之后,陆续有其他军官到达,因为关宁军就在附近,先来的一批都是曹文诏认识的,曹文诏虽然是关宁军的人,但这次没有跟祖大寿一起逃走,便归在马世龙属下暂时指挥,他们许久不见,在一起谈笑一阵,刘白羽看得出来那些人与曹文诏有些隔膜,或许就是因为曹文诏当时没有跟着他们一起走,就被亲祖大寿的军官视为另类了。

    接着曹文诏就给他们介绍刘弟,那些人听说是遵化附近大捷同时击溃皇太极的将领,都有些嫉妒,毕竟关宁军虽然是安全第一,不过毕竟能修炼到祖大寿那种金脸罩铁面皮的,关宁军中也是少数,关宁军拿的钱最多,战国却比不过从未听过的刘家军,当然不是味道。

    他们表面上佩服,心里却是嫉妒,实际气氛有些冷淡,刘白羽也是不亢不卑的应付着,这次之后关宁军探得了朝廷的底线,只要他们兵强马壮,皇帝也拿他们无法,可以想见军阀化倾向会更加严重。这帮人只看实利,不是几句话可以交结的,祖大乐也在其中,见了刘弟也是不咸不淡的说了两句,没有暴露他和刘白羽的特殊关系。

    两边稍稍谈论一会,刘弟就回到马世龙这边,大家一起进大帐去,里面十分宽敞,上首摆了几张椅子,椅子后是一面屏风。堂下留出中间的通路,两侧也是一些椅子。

    几个孙承宗的标营兵领着各位总兵坐了,马世龙坐的是右侧上首,过了一会关宁军众人也进来坐下,却是在左侧,一个穿山文甲的彪形大汉过来和马世龙打着哈哈见面,两人亲热的寒暄一阵,然后那大汉跟其他几位总兵见过礼,回到左侧上首坐了,不用说就是祖大寿,这位未来关宁军阀的核心,功过难分的人物。他坐下后一群关宁参将游击都去围着奉承,还有几个人对着刘弟指点,祖大寿顺着他们手指看过来,微微点点头,刘弟也微笑着抱拳躬身,同时也在仔细打量这个祖大寿。

    这次祖大寿从京师城下逃走,一路奔回锦州,刘白羽和刘弟议论,认为他可能有见势不妙就投降的打算,但崇祯没治他的罪,还派出孙承宗好言相劝,保证不处罚他,又拿去袁崇焕手书,祖大寿自己上了个条陈,说是他本来不想跑的,那晚上是准备去夜袭建奴南海子大营,结果走着走着那些兵不知怎地就逃了,害得他也被挟裹着走了,耽误了他为皇上效力,这东西交上去,崇祯捏着鼻子认了,还给他升了太子太保,也难为这位少年天子,现在终于见识到这些老丘八的能耐,也知道袁崇焕的难处,以及毛文龙服从命令是如何难得了。

    关宁军这些人总算还要卖孙承宗的面子,毕竟是他们老领导,又是帝师,马世龙也是孙承宗老部下,还有死了的满桂,下狱的袁崇焕,都是孙承宗当年提拔起来,所以由他来带领所有勤王军,在军事上暂且不论,在人事上是最合适的没错。

    除了关宁军,又陆续进来一些外镇的勤王军军官,那些标兵把他们引到各自位置坐好,这些人似乎既不是蓟州来的,也不属于关宁兵,刘白羽估计是刚刚赶到的勤王兵马,人基本到齐后,都等待着孙大人到来。

    第三通鼓敲毕,孙承宗从屏风后大步走出,身后还跟着张凤翼和胡福弘,身后还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