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59刘白羽这人绝对不能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其实说穿了,刘白羽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全民偶像一样了,儒家有点脸的就称呼就是当世大儒,没脸的直接说是当世圣人.

    道家说是道德真君转世,佛家说是如来佛祖转世,两者是骗香火,医生说是药王孙思邈转世——这个不是医生节操低,现在不学刘白羽传授的医书,不用刘白羽的仙丹治病,稍微大点的城市那就混不下去,会被当成是游医甚至神汉……

    厨子那就不用说了,因为刘白羽好吃,后世的食谱拿出来一堆一堆的,所以不管真假,大城市到处都是不知真假的刘府菜——还顺带宣传食疗,养生什么的.

    更荒唐的是,元明清三朝到处没事找事的造反专业户白莲教,居然也打着刘白羽的旗号,说刘白羽是白莲教里面的真空家乡之主,长眉老佛转世……

    总而言之,钱龙锡被刘白羽给记恨上了,那是亚历山大!说句不好听的,刘白羽肯在奏折里骂他,那都是给他面子,如果直接在士林里骂他,丫立刻就臭烘烘的了……

    “陛下,这刘白羽仗着是陛下的老师,简直毫无君臣之礼,请陛下惩戒!”钱龙锡想了半天,还是狐假虎威更靠谱!

    尼玛!踢皮球啊!我是让你帮我想办法的,不是让你拿我当皮球踢的,你怕刘白羽,我就不怕么?崇祯皇帝恶狠狠的看了钱龙锡一眼,其实他对上刘白羽,也是半点底气都没有,因为还有一封刘白羽的奏折他没拿出来呢,为什么?不敢啊!

    这封刘白羽的奏折,在崇祯皇帝看来近乎于恐吓了!

    虽然这封刘白羽的奏折极为简单,内容也是没啥大问题,可是刘白羽说出来,就让崇祯皇帝吓得一身冷汗了!

    刘白羽自保奋勇的要给天启皇帝做尸体检验!还以医学专家的身份说天启皇帝吃了自己的仙丹,不该死的那么快,可能是给魏忠贤这个阉党害了……

    草泥马,有这么坑学生的老师么?崇祯皇帝几乎想骂街了!

    崇祯皇帝自然是知道自己老哥病情的,天地良心,老哥是身子骨坏了那是真撑不住了,他是先天身子骨就弱,你刘白羽在医书里不都承认治病容易,养生难么,这人和人体质能比么???我真能掌握皇宫,至于皇宫里的饭都不敢吃么!天地良心啊!

    但是……崇祯敢保证自己心里没鬼,他敢保证别人么?根据自己嫂子的提法,魏忠贤逼着体弱的老哥和外面找来的几个据说能生儿子的几个女人乱搞,其中两个已经有了男婴,而客氏则是一再劝皇帝让自己儿子登位,据说皇兄临死前有动摇,甚至遗诏都有了……

    那么自己那个代表东林党,和魏忠贤,客氏势不两立的嫂子没用点手段么?退一万步说,就是自己大嫂很贤惠,没用盘外招——东林党们呢?丫们插手宫里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吧,上次通过王安几乎控制了皇宫的事情,也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想到这里,多疑的崇祯皇帝忽然想到曹化淳这个自己的心腹太监就是王安的学生,和东林党也十分交好——万一他背着自己和东林党们干了些什么的话……

    崇祯皇帝可没傻乎乎的以为万一东林做了什么大不敬的事情,刘白羽这个东林领袖就会替自己遮掩,东林党么,最大特点就是玩切割——王化贞那个家伙还是东林党人叶向高的得意门生呢,而且投靠魏忠贤也是为了保护叶向高,那又如何?东林党给他扣一顶阉党帽子,一切就都洗白了不是???

    崇祯皇帝越想越害怕,没想到自己害怕的魏忠贤只是一只纸老虎,轻轻松松的就收拾了,可是刘白羽才是可怕的饿虎,几招逼宫的手法下去,已经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了——也好,不做亏心事,怕什么呢!

    崇祯皇帝下了决心让刘白羽进京给自己一个清白,不过他想的太多了对于曹化淳这个心腹太监也开始怀疑了:

    “大伴【明朝皇帝对心腹太监的亲密称呼】你和我实话实说,我们的人没参与到皇兄寝宫里去吧……”

    崇祯皇帝当然不会傻到问你手下人参合没参合到天启身边的事情,旁敲侧击说

    只是崇祯皇帝聪明,曹化淳这个和他一起多年的心腹也不傻啊,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他是心知肚明:

    “除了几个监视魏忠贤的小崽子,我们是一个人也没有啊!”

    曹化淳看了刘白羽的奏折一眼,心里害怕崇祯皇帝没有担当,委过于人的毛病又犯了,急忙解释.

    “真的只是通风报信,没有做别的什么?”崇祯皇帝不放心的问道,他尽可能让自己的表情舒缓一些,却不知道这样反而更吓人.曹化淳吓得腿都软了,跪在地下连连磕头:

    “万岁明鉴,魏忠贤当时气焰嚣张,万岁名分又未定,这些人通风报信都不容易了,还能指望他们做些什么么?”

    这也是啊,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疑心太重了,点了点头:

    “说的好朕清清白白的,老师来更能证明朕这个皇位是皇兄亲手指定的,曹化淳,准备……”

    “万岁,不可,不可啊!”曹化淳泪流满面的抱住了崇祯皇帝的大腿:

    “最近锦衣卫刚知道,福王备下重礼,要拜青山居士为老师,还说福王府的子弟,以后都会学习青山居士的新理学……”

    “什么!福王他居然说出了这话!?”崇祯皇帝顿时变了脸色,如果是一般的藩王,也就是礼遇儒生,图一个好名声罢了,但是福王这个人,是极为敏感的人物!

    这里说的福王自然不是后来的那位南明皇帝福王朱由崧,而是他的老爹老福王朱常洵,朱常洵是明神宗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在万历十四年所生,为第三子。而在此之前的万历十年八月(1582年),王恭妃生长子朱常洛。明神宗宠爱郑贵妃,想废长立幼,被众大臣、孝定李太后极力反对,史称“国本之争”。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15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神宗因此荒废朝政以示抗议。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神宗不得已让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朱常洵为福王。不久后,福王完婚,婚费达三十万金。

    廷臣请福王按制度就藩,而神宗和郑贵妃一直把爱子留在身边不放。福王的封地在洛阳,起造邸第,花了二十八万两银子,超出一般王制十倍的花费。神宗派出太监征收“矿税”,搜刮的亿万钱财,皆入福王藩围。

    到了万历四十年,福王已二十七岁,宰相叶向高上疏力争,神宗答应第二年春天举行。到时候却又失信了,见舆论汹汹,不能不就藩,郑贵妃便借机开口,为儿子大捞一把。郑贵妃要求一次赐田四万余顷,群臣力争,不得以减为两万倾,又提出以下要求:

    第一,庄田四万顷减半,仍须两万顷,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的良田凑足。

    第二,籍没张居正的财业,尚存官的拨归福府。

    第三,从扬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种杂税拨归福府。

    第四,四川盐井的一部分收益划归福府。

    第五,请淮盐一千三百引。

    以上五项,尤以最后一项影响国计民生、及于边防军饷,后果异常严重。而神宗一概答应。

    好容易办妥,郑贵妃依然不让福王按制度就藩,借口为第二年为李太后祝寿,企图再拖一段时间。遭到李太后的训斥,而且李太后碰巧没有活到第二年70大寿就去世了,大臣们一再催促,神宗和郑贵妃再也找不到借口拖延,只好让福王就藩。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朱常洵带着无数金银财宝就藩洛阳,队伍前后达100多里。

    同时,得庄田二万顷,这人历史上最著名的是后来被李自成做成了福禄宴”——当然不排除满清篡改历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