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5章 棉花(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安排好,阿牛家的地里规划处一部分种植玉米、土豆、红薯、辣椒等作物,派专人管理。

    今年村里种植全部改为水稻,稻种都是秦轩送来的种子,估计今年村里的粮食会大丰收了。

    冯家沟不缺水,山里的山泉形成的小溪,可以保证稻田里时刻有水,而且秦轩还叫村民们捕捉一些鲫鱼鲤鱼苗放进稻田里养殖着,这也是秦轩做的一个小实验。

    等到秋天收割稻谷时,就可以捕捉稻田里的鱼,自己吃和去镇里卖都可以,也算是一个额外的收入吧。

    秦轩还鼓励村民在山间空地等地方大量的种植杏树,这个秦轩的酒坊负责收购果子,这些也可以额外的增加村民的收入。

    秦轩把家里院子里的几棵苹果树挖出来带走,果苗已经长的又一米多高了,手指粗细。

    秦轩戒指里的果苗要比这个粗好多,估计今年可以结少量的苹果了,秦轩决定留一颗在戒指里,其余的都移栽到农庄去。

    秦州的农庄种植的都是果树,以葡萄为主,这几颗苹果树种在秦轩的院子里,明年春天,就可以适当的剪枝扦插育苗了,大唐就又多了一种美味水果了。

    村子里基本没有什么大事,一切都是照旧,烧泥石这段时间雇佣的些人,开春就是农忙,所以人手不够用。

    秦州的城墙开始动工了,泥石就源源不断的开始供应,因为一个冬天的储备,目前还是供应的上。

    但是秦轩安排加班加点的烧泥石,一旦全面开工,泥石的用量就会大增,不提早有更多的储备,到时就会断顿,捉襟见肘,所以现在尽管大量的烧制,不愁卖不掉。

    还有一个就是,秦州这边李琬不会插手过来开泥石场子,这个陇右就算是对秦轩的一点点补偿吧。

    现在附近的县都知道了泥石,根本不愁卖不掉,秦轩倒是怕供应不上货。

    现在开始修筑东都到长安的路,一旦路开始大面积动工,修起来是很快的。

    秦轩还准备安排村里出人,在秦州到岐州的官道上开几家泥石作坊,洛阳到东都的路一旦修好,或者只修好一半,陇右的官道很有可能也会开工。

    只要在泥石路上面走过的人,没有不喜欢这样的泥石路面的,陇右道的各州官员也一样,到时候很多基本的建设都离不开泥石了,那时才是真正的赚大钱的时候。

    长安到安西的这条官道,朝廷一定会很重视的,一来,洛阳那边水运发达,道路压力不大。

    但是陇右道、安西四镇、这些地方对陆路运输很重要,这条道路一定是放在首要位置,一旦开工,几十万人开始大修道路,泥石的用量那是海了去了。

    秦轩安排好村里的事情,赶回了秦州,村里的事情暂时不需要过多的操心,无非就是忙过这阵子,要盖个大的泥石窑,免得到时后产量低,供不应求。

    这个泥石窑必须盖在秦州附近的官道边上,村里出主要的管理人员,剩下的人全部雇佣。

    只要有这么个大的泥石厂开起来,秦轩就可以不用在操心村里的事情了,这个厂就可以叫村民们丰衣足食了。

    五月,此时的棉田已是绿油油的一眼看不到边,棉花的长势很好,看着棉花的样子,秦轩没法辨认是长绒棉还是陆地棉,秦轩暂时不能确定。

    陆地棉的植株远没有长绒棉的植株大,秦轩看到地里棉花的长势很旺,植株也比较健壮,现在都有五十公分左右了,而且还还没有停下的趋势,秦轩腹诽着不会长成小树吧。

    目前棉花只有极个别的开了花,还没有结桃的,现在也不能打顶,只有等到全面开花时,才开始考虑打顶的问题。

    打顶这个活必须是人工一个个的来,不过也不是什么特别累人的活计,只要把棉花主干的尖掐掉即可,这样就可以达到控制植株的高度。

    秦轩前世的棉花都不需要打顶了,都是喷洒药剂,什么矮壮素,缩节安等药剂,控制棉花植株的生长。现在只有人工进行棉花植株的高度控制。

    过了半个月左右,棉田里的棉花开始大面积开花结桃,棉花的植株也长到了一米左右,而且植株的生长开始缓慢。

    秦轩观察了一下,植株开始往粗里生长,估计营养开始供应棉桃的生长了,这个时候是可以打顶了。

    秦轩叫来了棉农们,演示了如何打顶,这些都是些简单的活计,一学就会,棉农们到时一家老小全部上阵,在叫刺史大人派了几百人来帮忙,几天就可以全部搞定。

    棉田里暂时没有秦轩什么事情了,剩下的事情暂时有司农寺的官员看着就行,有不知道的地方再来叫秦轩即可。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