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九章 南北分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样,虽然远离江左朝廷,但是毕竟是江左朝廷的“旧地”和根基。为了避免出现第二个北府和曾镇北,江左朝廷肯定会“吸取经验教训”,对荆襄下手。要是荆襄再学北府一样自治,江左朝廷真的就只能去喝凉水了。

    荆襄和北府不一样,自治吧没有这个势力,归顺吧桓温又不甘心,那就只能走另外一条路了。想到这里,桓温突然想到了曾华给自己信中所说的一句话,“桓公是国之柱石,朝廷内事请大司马尽心照拂;曾某不才,略知武事,愿梳理远外杂事。”

    看来曾华真是不愿意铁骑南下,并以书信暗示自己,不管自己如何去和江左相争,他都会支持自己的。难道他想借我这把刀去对付江左?

    桓温心里不由一寒,一定是这样了!他在心中暗暗大叫道,这个曾镇北那次不是用心深远,那一次不是借势行事?可是自己怎么办呢?任由曾华的摆布?或者不遂他的心意,誓死捍卫江左?

    桓温心里在不停地琢磨着,最后曾华很久以前对自己说的那句话突然从心底深处腾起:“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桓温暗暗咬咬牙,不由地握紧了拳头,心里下定了决心。如果我能拥有江左的话,我还会这么受困吗?

    桓豁的话打断了桓温的思路:“江左朝廷要兄长和曾镇北一同去建业受封,兄长你心里有计较吗?”

    桓温嘿嘿一笑道:“江左朝廷都衰弱到这个地步了,还想着上脸争面子。到建业受封,我可以去,曾镇北是怎么也不会去的。”

    “兄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桓云感到吃惊,连忙问道。

    “我是朝廷的方伯,而曾镇北已经是天下的诸侯,我去不去都是一回事。但是曾镇北一去建业,在朝堂高庙中当场受封,那么他就是真正的大晋藩属国,要是他万一以后想有异心也要顾忌一下天下人言。”桓温冷笑着说道。

    “兄长,你的意思是?”桓云惊问道。

    “中原的燕、周、魏三国都曾经向我大晋称臣,做过我大晋的藩属国。但是他们中有谁到建业受封过?”桓温冷笑着问道。

    “我明白了,看来这曾镇北还真有异心!”桓云大声说道,似乎还有点兴奋。

    “哼,有异心又如何?曾镇北坐拥江右十数州,甲士铁骑数十万。以他的手段,只要再苦心经营二十年,到时江右百姓谁还记得天下晋室。只要他举臂遥指,百万大军朝发夕至,转息之间就可以踏平江左。到那个时候没有异心反倒不正常了。”

    桓温说到这里,声音越发得阴冷了:“曾镇北是太宁三年(公元325年)生人,现在才不过三十六岁,而且他身体健硕,不忧寿命。他的时光比别人要宽裕的多,他等得起。”

    说到这个份上了,桓豁、桓云都听明白了,桓温今年已经五十岁了,比曾华要足足大上十五岁,朝中其它重臣大多数也比曾华大,就连才华高绝的谢安谢安石也比曾华大五岁。而且曾华身体一向健康,又没有吃五行散之类的嗜好,估计熬岁月的话,没有谁熬得过他。一旦等这个时代的重臣相继死去,还有谁能抗衡曾镇北呢?

    想到这里,桓家三兄弟都没有了心情,不由地坐在那里暗自叹息起来。

    而这个时候的曾华也在烦恼这件事。去建业?就是自己同意,属下一帮人都不会答应,就是最亲近江左的毛穆之和车胤也不会同意的。既然是受封,那么就不能带大队兵马入江左。这上万里的路,不管是剪径的山贼,还是有想法的方伯,都可以让曾华的建业之行充满变数。

    曾华心中也不愿意去建业,光是在朝堂高庙上受封这件事就能让自己在以后推翻晋室天下时背上舆论谴责。虽然这算不上什么,因为曾华原本就是从晋室的一个方伯起家的,但是曾华不愿意给别人和历史留下太多的借口。

    而且自己一旦去了建业,江左朝廷虽然不敢把自己怎么样,但是对自己这位“晋室驸马”热忱地加以挽留,留自己在建业待个一年半载谁也没有话说。到时江左朝廷再派使者持诏书到长安或江右各地行命,难保自己属下没有几个死心为晋室的铁杆,要是没有自己坐镇压制,谁敢保证不会出事?

    但是自己该怎么推辞呢?曾华努力想办法,先是“横向想”,接着“纵向想”,结果让他想到了民国初年袁大头为了不到南京去就职,不是玩了几手,自己拿来借鉴一下倒也不错。只是这袁大头是卖国的奸雄,自己一心为国为民,好歹也是一时豪杰,怎么能跟他比呢?曾华心中颇是腹诽了几句。

    曾华很快就行动起来了,刚过完升平五年上元节,曾华便离开长安东行。但是这次曾华没有停留在邺城,而是直接去了青州东莱郡。从去年开始,曾华在东莱郡设了威海县,并修建了威海港。曾华将冀、青州的船匠全部集中在这里,还秘密地咸阳、南郑调集了上千的工匠和技师汇集与此。

    曾华拿出了几张自己绘制的图纸,那都是曾华根据以前做为军事爱好者泡网站时得知的知识绘制的。其中两幅是威尼斯炮艇为原型的近海战舰,这是一种双层甲板,安装2~3个桅杆的帆动力船只。船上有首楼、尾楼,使用大三角帆,配置一排划桨手,在有风、无风的环境下都可以使用,排水量一般为200~300吨,最大可以达到500吨,被曾华取名为内海战艇。

    还有一种是专门为远洋航行和作战而设计的。它的船身趋于狭长,在吃水线上方有个较低的撞角,用来冲撞敌船。这种战船有三个桅杆,上面装有横帆。船头船尾建有船楼,水线以上的船体两边舷窗装有数十门中型扭力弩炮。它是以“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大帆船为基础而改进的,除了要符合当前的生产工艺,还要适应当时唯一的“舰载”远程武器-扭力弩炮。被曾华取名为威海战舰。

    曾华把后世航海船只中重要的链舵、风帆索具等技术“发明”出来,然后再结合中国原有的古代技术而改进出密封舱、牵星图盘等技术,足够让这个时候的北府水军装备上先进的航海船只。不过由于技术的限制,威海船厂目前只能先大规模地建造内海战艇,而威海战舰只能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完善,估计还得过十年才可以装备北府水军。

    不过曾华的心里也挺满足的,内海战艇除了可以沿海岸航行,还可以穿行青州半岛和辽东半岛,甚至可以穿行到朝鲜半岛,对于目前的情况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曾华在威海忙着督造舰只和训练水兵,河南郡、荣阳郡、泰山郡、颍川郡陆续发生叛乱,有的举旗为燕国复辟,有的举旗要自立为帝。正当天下震惊的时候,雍州冯翊郡突然发生兵变,说要拥曾华为帝。反正北府治下突然之间乱了起来,让江左朝廷看得人心惶惶。而在这个敏感时刻,北府之主曾华却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既不在长安也不在邺城,只有一部分人知道曾华在威海。

    北府上下一片“慌乱”,四处派兵去镇压叛乱和兵变,曾华一会在“邺城”行在,一会在青州“督战”,一会又跑去兖州了,一个字:“忙!”。在此情况下,江左朝廷也不好意思请曾华南下了。

    几经折腾,江左朝廷终于明白了,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改变,只好遣秘书监杜维到长安传诏授节,并诏行天下,北府正式就国分治了。

    于是,大晋南北分治的局面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在升平五年夏天开始了。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