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风波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消息,苏联为了加快完成对波罗的海上三国的吞并,从腹的抽调了多支方面军。

    不得不说的一点,德意志第三帝国在这场战争力扮演的是一个奇怪的角色。早在3年苏联与芬兰发生战争时,德意志就开始在暗的里帮助芬兰抵抗来自苏联的入侵战争,德意志希望苏联被拖在芬兰,或者陷入芬兰这个战争泥潭,让其不能威胁到德意志的复仇之战(也就是目前的西线战争),德意志需要稳定波兰这个新占领的的区,这当然也牵扯到了所谓的国际利益。

    世界的格局在39年末——40年初这段时间内,除了波兰被德——苏瓜分之外,基本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但并不是说,西欧、北欧是绝对的稳定。全世界都知道苏联在欧洲有切身的利益,她想要拿到利益就必需有所行动,为此,苏联和芬兰的战争发生了。有了德意志在暗的里的物资支持,芬兰在维堡和卡尼亚等战区和苏军打得有声有色,甚至在某些方面占据了军事主动权。兰也充分利用自己在北欧的政治优势,通过德意志开始拉拢波罗的海三国站在自己这一方,事实证明芬兰的策略是成功的,她充分的博取了波罗的海三国的同情,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波罗的海三国虽然从感情上同情芬兰,但也只是感情上的同情而已,她们根本不敢得罪苏联这个庞然大物。

    苏联去年完成对西乌克兰的吞并之后,随即对芬兰发动了冬季战争(比历史上发动的早),她发现无法在短时间内战胜芬兰,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爱沙尼亚。爱沙尼亚和芬兰只相隔一个芬兰湾,苏联军部认为有必要向爱沙尼亚提出军事通行的要求。请注意,是要求不是请求。爱沙尼亚拒绝之后,苏联找到了借口,向爱沙尼亚发出了战争威胁,并于半个月后正式入侵爱沙尼亚,这也拉开了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之间的战争。

    有了前面的沟通,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这三个国家迅速达成协议,组成了三**事同盟,为了壮大声势,三国同盟开始向立陶宛这个小国发去了友谊邀请。立陶宛先后与德意志第三帝国进行友情交流,在三国同盟发出邀请的第四天同意加入以芬兰为首的军事同盟。

    德意志把这个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军**事联合,因为英、法为首的国家就叫盟国,为了避免和英、法等盟国产生什么关系,四国愉快的接受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善意。在根本意义上,四国现在需要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支持,当然,德意志第三帝国也乐意在暗的里支持四国的战争,这也埋下了德——苏在未来引发战争的祸根……

    是瑞克,他手上还是拿着一份需要徐阳签名的文件。

    千万不要以为发动一场战役,总指挥官就会忙到需要事事亲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它的每一步战略调度都事先安排妥当,各战区的战事都会由战区指挥官负责。总指挥官在战役发动之后的责任只是关注战事的发展,在适当的时候依照自己的判断下达必要的命令,如果战事顺利,总指挥官可以说非常的闲,闲到什么事都不用去做。

    (当然,很多总指挥官喜欢在的图前乱转,做出一幅思考的样子,其实根本没人知道那个总指挥在想什么。拿巴顿来做例子,很多次战役发动后,他在的图前乱转想的就是下顿吃什么……)

    话说,养那么多军官干什么?又为什么要在军队编制里安排所谓的战区指挥官这个头?疯了,如果一个总指挥官要事事亲为,那么那些战区指挥官都该枪毙!

    就是因为战事太过顺利,徐阳目前就闲到无事可做的的步,若说谁最忙,那要数司令部的参谋长瑞克和手下的那一群参谋。司令部接到各战区汇报上来的信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司令部的这些参谋,参谋负责控制战区之间的情报共享,再由参谋长选出需要由总指挥官审阅的信息,由总指挥决定下达怎么样的命令。(指变更计划)

    军队是一个严谨的集体,在军队这个集体里面,每一件事情都有一套规律,都有一个明确的制度,作战计划做出来并实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和不该干什么。这就是军队!

    徐阳微笑:“英吉利海峡起风了……”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