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医大百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都由基金会来支付,如果是中小学生,基金会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给学生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补助。

    有了这么种上掉馅饼的好事,当然有的是人抢破了头要来申请的了,这一来审察制度就必须极为严格,否则就会有人滥竽充数到基金会来骗钱,而审察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幸好基金会的资金足够充足,索性在每一个省内都设立了专门的办事处,再由地方政府配合,推荐出家庭条件特别困难,需要帮助的人选,办事处的人再经过详细的调查之后,才能申报上去,下拔助学金。

    为了防止基层办事人员旬私舞弊,宁菲从清宫剧里得到了灵感,就是让办事人员异地工作,南人北调,北人南任,并且每个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都是每年一换任,以防止他们和当地的人勾结。而后任者如果能查到前任弄虚作假的证据,则会被奖励高额的奖金,被查到有污点的工作人员也不会作什么处罚,只是开除了事,但是要知道在神农集团,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处的调查员,那薪水都高得比得过普通公司的经理了,一旦混上这个金饭碗,又有谁舍得打碎了呀,所以这样就形成了有效的互相监督。而一般来说。会动歪脑筋骗取救助金的人就算不是真正的贫困户,也肯定不是什么特有钱地人,那么他们就算想拉拢腐蚀办事处的调查员,这力度也有限的很,有了这些制约的条件,相信就没有几个人会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可以让基金会的每一笔慈善基金都发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去。

    神农慈善基金成立之后,莫一凡又花了三天的功夫。终于把结合了现代科学知识地中医医学理论著述完毕,全书共三百二十多万字,就算当小说来看也够人看一阵子的了,一个普通人要想把这么浩如烟海的知识全部吃透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再怎么用功,只怕不学上个二三十年也不可能把里面的每一句话都真正的理解了。

    可是莫一凡是想用这个来教出可以治病救人的医生来的,如果每一个医生都学个二三十年再毕业地话,那么等他们一毕业也该退休的了!不过这种情况莫一凡早就考虑到了。因此这三百多万字的中医医学理论实际上分为了五个相对**的部分,分别是中医诊断、临床治疗、针灸治疗、中药药剂学和中医护理。

    这五个部分将分别成为神农中医学院的五大学院各自地主要学习教材,然后再配合一些相关的自然学、生物学等等学科,就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以往所有中医院校的独特的教学内容。

    其中中医诊断和针灸治疗虽然已经由莫一凡发明出了智能仪器,但是仪器毕竟不是万能地。而且再先进的仪器也得有人来操纵,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治疗和诊断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中医诊脉仪虽然也可以直接诊断出病人的身体状况,不过也是存在着一定比例的误差的。因此莫一凡在设计的时候采用了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出电脑诊断结果地,一种是只显示数字化脉搏密码的,如果是将莫一凡编写出来的解码式诊脉法学得透彻的话,那么凭经验用诊脉仪测量出的数字密码来为病人确诊的话,其误差率就小到微乎其微了。

    而智能针灸治疗仪虽然有着很强的智能程度,但毕竟不是高级的人工智能,只能在预设地情形下做一些简单地判断。对于正常病人的认穴准确性还是很高地,可是对于一些有特殊体征的人,就必须得由人工来进行调整了,并且根据诊断的结果该选择做哪些穴位的针灸治疗,该用什么样的手法进行治疗,这些也完全得由人来决定,所以说机器不是万能的,可以熟练准备的操作莫一凡苦心发明出来的仪器。那也得经过学习才行。

    至于临床治疗就属于一门比较杂的医学了。象莫一凡曾经在两次的绝症大挑战中用到过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治疗方法以及中医传统的拨火罐、刮沙等等治疗手法都得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才能知道该在何种情况下。如何使用。

    中医药剂学也同样是博大精深,完全可以形成一门**的学科,一般来说,最常用的中药材有五百多种,其余不常用的则有三千多种,而各种中药的配伍会有不同的效果,音符只有七个,但是组合成的歌曲就千变万化,那么几千种中药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药效就更加让人难以想象了。而每一种中药材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些简直就可以延升为另外一门学科了。

    至于中医护理,其实也不简单,你要开一家纯中医的医院,总不能请一些学西医护理的护士来吧?而且中医治疗中要涉及到许多禁忌也不是学西医的护士能够弄得明白的,中医护理包含的内容是最全面、也是最琐碎的,要把这些东西全都记住还真的需要有很好的耐心才行。

    从开始筹建神农中医学院的时候,莫一凡就在进行招收教职人员的工作,招收的人不仅局限于国内,只要是真有真材实学的,你就算是老外,他也照收不误。

    当然了,有资格进入神农医学院的老外一般来说也都是主教自然科学、生物科学都学科的,就算是正式学过中医的老外,因为文化方面的差异,也很难学得比纯粹的中国人更精通。

    至于教正式中医的教授,几乎没有一个能合乎莫一凡要求的,这是同中医近百年来的没落分不开的,莫一凡也没有办法强求,只好尽可能的从那些应聘的人中挑选出一些思想比较活跃,经验比较丰富,最主要的是年纪比较轻接受力比较强的中医教职人员来进行集中的强化培训。

    经过几个月的招聘,共选出适合进行中医理论主科目教学的教授级教职员四十多名,实际上一开始只需要二十人就基本上够用了,但是莫一凡对于能否让这些人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至少能够掌握基本的正确教学理念都没有什么信心,所以才干脆多留下了一倍的人,这些人中只有一半可以成为正式的教授,剩下的人在培训后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留下来当助教,这样不仅选择的余地大一些,而且有了竞争,也会给这些人造成一定的压力,会让他们更用心的来掌握好这种新知识和新式的教学方式。

    这四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中医教授差不多也都是各地的精英了,其中大部份都是属于国家正式编制的教授,本来他们对于这位年轻的校长竟然有多少真才实学还是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的,虽然神农中医学院的待遇至少是他们原单位的两倍以上,也有人不是心甘情愿要来这里的,不过国家既然下定了决心要扶持莫一凡的中医学院,自然就会以一种略显生硬的方法把全国各地的精英都给聚集过来,虽然他们也可以选择拒绝,但是大部人最后还是只能接受。

    人就是这样子的,尤其是在中医方面,年龄和资格更一直都是学问的代名词,就算你有再好的学识,但是如果年轻那么也就会被人看低三分,即使这四十多人以前差不多也都有因为年纪被别人看轻时的愤慨,但是现在轮到他们看待一个比他们更年轻,却貌似比他们成功千万倍的人时,却难免也象他们当初心中暗骂的老古董、老八板一样,本能的对莫一凡的能力怀疑起来。

    尽管莫一凡的成绩在那里摆着,两次震惊世界的绝症大挑战,几个震动全球的重大医学发明,这些都让莫一凡的光环无法磨灭,而且这些都还是明面上的,至于末日病毒的破解之类的事情还都没有公布出来。

    在没有亲眼见到莫一凡之前,这些人也都是对这位最有可能获得明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医典范怀有一种敬仰,但是一旦看到莫一凡不过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时,中医累年形成的以年头来划分实力的老毛病就又在心里冒了出来,本能的开始轻视莫一凡,认为莫一凡取得的那些成果很可能是窍取别人的,或者是花钱买来的,至于亲手治愈两例绝症的事,则可能是伪造了病人的病例,或者是将治疗效果故意考大了,反正就是不相信一个乳臭未干的大孩子一样的人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的现代中医的谛造者。

    当莫一凡把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成果捧出来给这些未来的中医学院的讲师们学习时,还有人仍然抱着批判的态度来读的,但是大概五分钟之后,当他们都已经被这部堪称中医医学的大百科全书的内容吸引住之后,每个人的心里就只能剩下高山仰止般的赞叹了!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