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部 二百六十章 金秋喜获丰收(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要好一些,没一会,随侍的太监们就送上了茶水,众人虽没干多少活,可是却都已经见汗了,有些年老体迈的已经气喘吁吁,茶水倒非常及时。

    几个农户将刚才众人刨出来的红薯,抱到凉棚前。众人还是觉得非常兴奋,一个个上前围观,讨论。

    “叔溢,老夫觉得我们现在刨出来的红薯相比从海外带回来的要小得多,这是为何?是不是土壤的问题?以后会不会更小?”魏征拿着一棵红薯问道,他这一问有一次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王伟的身上,毕竟若是真像杜如晦所说,那众人岂不是空欢喜一场?就连房玄龄杜如晦都是直盯着王伟。

    “回大人,并非是因为土壤的原因。”王伟刚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现在自然胸有成竹,回答起来不慌不忙,倒是急坏了很多人。

    同时也让很多人都觉得这小子实在是很有气度,这么多人盯着居然还能如此平静,要是自家的小子怕是早就慌了神了!这有让长安的众官员之家兴起了一阵教育孩子热!

    “那是何原因?是管理不善,还是雨水不足?”李世民紧跟着问道,这话倒是让卢青云一哆嗦!

    “回陛下,都不是,恰恰相反,今年的雨水非常充足,而且也不涝,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卢老大人更是天天吃住在皇庄,精心伺候。海外连人都没有,红薯都能长得那么好,又怎会有管理不善的嫌疑呢?”

    “好了好了,叔溢还是赶紧说因为什么吧?大家都已经被你吊足了胃口了?!”唐俭笑道,作为王伟的老丈人,现在可以算是王伟的家长,这时说话自然要体现一番。

    “是,末将失礼了,是因为多次截枝的问题,红薯是插秧栽培,为了能够尽量的多种植一些,从第一批红薯枝秧长到一尺长的时候就开始截秧了,最早一批的红薯至少要截十几次,直到六月底还在截秧,要不然哪来这近万亩红薯,这都是卢老大人的辛苦。虽然单株产量有所下降,可是却为我朝准备了足够的红薯种,以备明年推广所用。能有如此多的红薯,能有现在的产量,都是精心管理所的,卢老大人当居首功。”

    “原来如此?!好,卢老爱卿辛苦了!”李世民等人恍然大悟,这才想明白,为何只有几百斤红薯,却种出了几千亩的地!原来是这样啊?想想需要截多少次秧,众人都对卢青云一阵钦佩!

    “陛下言重了,都是臣该做的事,要不是叔溢提醒,老臣也绝不会做到的。”卢青云赶紧跪下说道。可是那已经有些发颤的话语,却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位老大人有多么的兴奋!

    “好,叔溢有功,朕自会赏赐,赐卢老爱卿绸缎百匹,荫一子!”

    “臣谢陛下隆恩!”卢青云的爵位是由其滴长子继承的,其余子孙都是平民身份,一切功名都要自己争取,现在荫一子,也就是说有一个儿子已经可以从仕了!卢青云当然高兴!有着一句话就抵得上一个儿子奋斗一辈子啊?!

    “陛下,如此优良的粮食种类,应该尽快安排明年推广事宜啊?”民部尚书萧r奏道,现在萧r几乎天天为粮食发愁,这些人里他应该是最为急切的一个了!

    “陛下,早作准备,明年此时我朝就可以不用再担心粮食问题了。”房玄龄也应和道。

    “嗯,众卿言之有理,照今年情况看,完全可以在全国之地推开,大多数的土地都种上红薯之后,我朝粮食就能完全满足了!”李世民也高兴地说道。

    “全国推广,还有点困难,不过努努力应该可以完成的!”卢青云刚刚得到嘉奖,虽然也知道全国推广有点困难,可还是答应了下来。

    “启禀陛下,末将以为最好还是现在长江以北推广。”王伟忍不住说道。

    “哦?这是为何?长江以南土地肥沃,雨水充足,不是更好么?”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回陛下,红薯作为粮食,比谷物稻米之类的口感要差很多,现今我朝人烟稀少,粮食产量更是低下,所以才可以用红薯这种高产农作物代替,可是等我朝恢复生产力之后,过多的红薯也就可以作为饲养牲畜或者是酿酒之用,人们还是要以小麦和稻米为主食。所以先在江北之地推广,至于江南的水乡,末将窃以为还应以水稻为主,至于一些山地倒是可以适量的种植一些红薯。水稻每年两季或者是三季,每季收成七八百斤,每年亩产也能有一两千斤的收成。主要是,稻米口感和营养都要远比红薯要好,还望陛下明鉴!”

    书生:连续三更,求推荐!!!!!!~!

    百度搜索:\\绿^色^小^说//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