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 寓军于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承恩深知海军是一个烧钱的军种,此时大明实力羸弱,若是建立海上力量能够寓军于民,则压力小得多。当年孙传庭建立的一支王牌秦军便是采用军屯之法,靠屯田积蓄打仗的资本,否则靠崇祯拨的那点钱,恐怕都搞不起一个用以自保的民团。

    崇祯一听,心说不错啊!这主意好!郑芝龙手下的船队就是经商、打劫、捕捞、剿匪、作战几不误的,且问问他:

    “郑爱卿,你看这个主意如何?”

    郑氏就是靠商、匪、渔养着庞大的船队,当然知道此计可行。自己的某些手段看来要被抄袭了,可还得顺着意思回答:

    “王总监的主意,自然是高明的。”

    崇祯笑笑,立时表态:

    “朕意可以试试搞这么一个海军捕捞队,寓军于民,可军可民。刘继云,先拟一个计划,到时开会合议一下,尽快把这个捕捞队成立起来。嗯,军事化管理,捕捞的效率就会高得多!不过,郑爱卿,那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什么意思?难道打三天鱼就一定得晒两天网吗?打六天鱼晒一天网行不行?”

    崇祯的意思是堂堂军队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周休息一天说得过去,一个月休息十二天,那算什么事啊!

    郑芝龙闻言,想笑却又不敢笑,只得解释道:

    “启禀皇上,这渔网乃是棉线织成,渔网若是在海水中浸泡时间过长,网线便会变得疏松,极易被鱼虾撞破,鱼死网破的说法就是这样来的。故而捕捞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得马上晾晒渔网,若是晾晒不及时,渔网便会很快发霉腐烂。有一首歌谣是这么唱的:‘出海船儿紧撒网,归来鱼虾堆满舱。上岸总有千件事,头件先是晒渔网。’,这打三天鱼,就真得晒两天网,这可是有经验教训的。”

    崇祯听罢有点丧气,只好说道:

    “看来晒渔网的时候,只好搞搞操练和射击了。”

    王承恩倒是知道,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尼龙丝代替了棉纺线,渔网这才彻底不惧海水浸泡。用棉线渔网的时代,不晒渔网还真是不行。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王承恩微笑着说:

    “启禀皇上,要解决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倒也不是没有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采用标准化渔网,只须多备渔网,一条渔船至少备三张以上渔网,一张渔网捕捞三天后返回交给港口人员晾晒,港口将另外的渔网交与渔船再出海捕捞即可。第二个办法,就是改进渔网材料,我看可以在添加50%的玻璃纤维和部分麻料纤维,棉麻和玻璃纤维混纺,这种混纺材料做成的渔网,也许可以实现皇上所说的六天打渔一天筛网。”

    玻璃纤维耐腐蚀,这个崇祯也是略懂,先不说轮换渔网,要是能用上玻璃纤维,起码可以节约棉线,天知道要做多少张巨网才能满足捕捞的需求!崇祯望着王承恩,心说行啊,连玻璃纤维都拉出来了,自己受伤之后,好像科技的进程还是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崇祯有点小情绪,这虽然不是个大喜讯,那也得跟自己这个皇上吱个声吧。崇祯问道:

    “玻璃纤维是几时搞出来的?何不拿来给朕看看?”

    王承恩连忙答道:

    “启禀皇上,这玻璃纤维还没有拉出来,不过拉出玻璃纤维丝并不难,铂合金已经有了,说起来这铂合金的来路,呵呵,是从欧洲人的银币里面淘出来的,真是淘到宝了。用铂合金拉玻璃纤维丝,那是小菜一碟。至于与棉麻混纺的效果如何,试过才能知道,不过料想不会差到哪儿去。”

    郑芝龙听着玻璃纤维这个词语莫名其妙,于是问道:

    “王总监,这玻璃纤维是一种丝线吗?玻璃和丝线又有什么关系?与渔网又有什么关系?”

    在郑芝龙眼里,玻璃又硬又脆,丝线又软又柔,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呢!王承恩感觉真有必要写一部《十万个为什么》,当然现在还得解释:

    “这玻璃纤维就是玻璃高温熔化之后,拉出来的丝,就叫玻璃纤维,这玻璃纤维很是经拉,比棉线还经拉,不过还是有些脆性,所以最好和棉麻混纺。玻璃纤维不怕浸泡,可以提高渔网的使用时间。当然还得先试,试过之后才能下结论。”

    崇祯心知掺入玻璃纤维之后渔网应该好很多,这不是什么大事,崇祯不愿继续纠缠,于是说道:

    “郑爱卿,朕要成立这么一支海军捕捞队,朕希望爱卿能够举荐一个人选,不知道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