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装国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但是这样的消息对于宋子文来说意义就大不一样了!南京政府缺钱,缺武器装备,想要解决这问题不是那么容易,除非他们真正的统一了全国才能富裕一点。列强国家以前是禁止朝中国售卖各种武器的,后来日本人和苏俄打破了行规,为了自己的目的卖给中国人武器,让他们自相残杀。

    不过他们现在即使开了禁,销售给中国人地武器还是限制很大的!那些大口径的重炮是非卖品。那些先进的战舰战机是非卖品,除非是淘汰下来的东西,否则不会卖给中国,而且中**队也穷啊!大口径重炮他们根本都买不起!

    陈晓奇愿意便宜卖,这意义重大啊!而作为大笔买卖的中间人,按照行规那是一定要有回扣的,这年头谁人不贪啊!宋子文家里尽管还算富裕,但是对于百万大军的装备产生的利润他是有计算过地,那是一夜暴富的好机会!

    宋子文强压心头的兴奋。笑道:“我想总司令是一定喜欢这样的消息的!兴汉兄当真是痛快啊!这件事好说了!不过关于军用被服招标这件事。我是一定要上报给总司令决断的,所以在此之前我不能答复你。不过我相信他一定会认真考虑的。想必兴汉兄对于总司令的一些政策是持支持意见的吧?”

    这说地,应该就是以裁军为核心地打击各方新军阀的事情了,现在蒋总司令一个人对占据了全国绝大部分地新军阀,无论从兵力上还是地盘上都大大的不够,对于能否彻底扫平几大军阀他是没有底的,而陈晓奇表现出来的实力太令人害怕了,他一定要弄明白陈的立场,是敌人还是朋友。如果是敌人,蒋总司令恐怕得考虑下自己的退路了。

    不过貌似一直以来双方的关系都蛮不错的啊!又送武器又贷款的,还支持北伐,小老弟当的很称职!

    陈晓奇道:“子文兄,上次我们谈的湖南江西的开矿合作事项,到现在都还没有进入实质性进展,这里头李白等人怕是当了恶客!对于我的工业生产影响很大啊!我想蒋总司令是不是应该先把这些不听话的家伙给调理调理呢?!”

    宋子文呵呵笑道:“我明白兴汉兄的意思了,如此这件事便由我来具体把握好了,有了进展我会通知你的。”

    陈晓奇笑着点点头,正事谈完,他们便放在一边,一面吃着西餐,一面聊着天南地北不着边的事情,如同两个好朋友一般有说有笑的,甚是放松。

    当天晚上,陈晓奇就在此处与上海三大亨举行宴会。此次算作是他与三人的正式会面,自然是热情高涨,席间觥筹交错自不细表,当问及陈晓奇此来有什么要跟他三兄弟合作的事情时,陈晓奇向杜月笙提出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搜集文物。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间掀起一股收藏热。究其原因还在庚子年事变和满清地倒台所致。大势已去后,满清贵族和各省各道的官员们没了凭依,绝大多数便收拾家财躲进各地的租借地当寓公,而这些人却也正是那个年代中国最富有的一类。

    自乾隆年间文物字画收藏之风刮起来后,到了民国期间,因为政局动荡天下颠覆,急剧变幻的事态令广大民众无所适从,这里头的遗老遗少们最是难耐,生活变化令他们很快就不得不去典当家财出售收藏。俗话说“盛事地古董、乱世的黄金”。许许多多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典籍就这样被倒卖一空,流落异国他乡。

    这个风潮最疯狂的是在民初那十年间,而陈晓奇有能力的时候已经过了那一拨的高峰期。到了最近,这股风又刮了起来,无非仍是随着世事变幻随波逐流罢了,但是陈晓奇现在有能力有实力去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便决不能袖手旁观。

    他言辞恳切的跟三人讲解了中国文化典籍文物流失之重要性,言明自己的意志,无论如何要尽最大地努力将这些无价之宝的流散控制下来,而上海作为一个桥头堡,一个最重要的对外窗口。这种事情地发生是最多的,其中很多的经手人便是他们三个。

    当然陈晓奇不便于说破,他只说自己想要为中华正朔保留一份元气,保留一点家底,所以一旦有这样的大宗典籍文物被倒卖,珍贵的文物被抛售的情况,请三人代为拦截,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将其阻止,即便是三人不方便出面的。也请务必将消息告知,他自己再想办法解决便是了。

    这样的要求好有什么不好说的?对于杜月笙黄金荣来说,拿钱办事给谁做都是一样,这些事情他们三个大佬根本都不必要操心,吩咐一声下去之后就是了,也只有张啸林此人死性不改,念念不忘日本人那点好处,陈晓奇冷眼旁观,心中已经给他判了死刑。

    杜月笙与他们又有不同。他自明想要做一个文化人。这些年来可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举凡途经上海又或者短暂驻留地文人墨客莫不受到他的殷切接待,对于这样的雅事他当然乐得插一手。再者说了,这里面好处那可是大了,陈晓奇又不会让他们白帮忙,陈老板的豪气天下皆知了,他们又不是没有体会到,当下欣然应允。

    而后陈晓奇又提出来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抄书。

    中国的民间藏书之风向来很盛,历朝历代的典籍除了官方藏书秘不示人之外,民间特别是南方少经战火的地方,传承数百年甚至千年的家庭不在少数,而中国人的习俗,那就是富而知礼,有钱了是一定要读书,不读书也要买上一大堆地放在那里装门面,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便一家家的攒起来大量书籍,千百年后便成了文物善本了。

    这股文风在蒙古人灭宋的时候,给狠狠的摧残了一次,当时有很多的大富人家便将这些字纸藏在地洞或者山中密处,留待他日重新挖出来继承下去,所幸蒙古人没文化,他们只喜欢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这些看着晃眼的东西,书本字画根本不屑一顾,抢劫杀人完了便一把火烧掉了事,中国文字顿时惨重,加之读书人纷纷死难,这便是“崖山之后无中国”了。

    虽然经过明朝两百来年的极力振作,甚至还有《永乐大典》这样的文汇大集成,然对于宋朝三百年那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巨大成就不过是山之一角罢了,要说复兴那是言之尚早。

    但就是这样,也只是昙花一现,满清更加地残暴不文,他们经过烧杀抢掠后,强迫汉民剃发易服,使亿万汉人脑袋顶上个“金钱鼠尾”地丑陋尾巴,否则便是“留发不留头”。

    反抗者被屠戮殆尽,读书人发两句牢骚,随之被持续百余年的“文字狱”一层层地削掉剥去,直到乾隆要编《四库全书》,引诱天下百姓奉献出自己好不容易珍藏下来的典籍,而后依次抄家灭族,大兴文字狱,彻底灭了中华文风之正朔风骨。

    反过头来,满清便开始对收缴上来的这些珍贵典籍删减篡改,查缴**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不但是那些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又将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全部被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存三千余件,还几乎都被满清篡改过。

    该死的网通!我鄙视你啊!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