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七章:裂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关帝庙。香火鼎盛。不管满汉。都有人来祭奠。关帝庙前便是一条小巷了。这里地小贩极多。香纸、小吃、纸扇。各种用品应有尽有。正在这个时候。一个软轿停在了庙门口。软轿四周地奴才极多。立即有个白脸地奴才佝偻着腰去掀帘子。每天从内城来这里地达官贵人极多。一个软轿边上这么多人伺候着也没有人觉得稀奇。

    从轿子中走出地是一个十四、五岁地青年。嘴角处长了一些绒毛。显得气度非凡。他招了招手。边上几个汉子围到他身边。青年径直入庙。却没有入庙堂去祭拜关帝地金身。而是从侧门进了后院。这里与前殿地香火鼎盛不同。倒显得极为清雅。青年熟门熟路地走进一间厢房。里面早有个人在这候着。见着了青年连忙迎了过去:“奴才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

    这青年自然就是康熙了。康熙虚扶了手:“不要跪着。起来说话。”说完自顾自地坐在炕上。有随来地小太监给他送来了奶子。

    中年撩着袍子站起身。小心翼翼地凑到炕沿。着腰道:“主子近来身体可好?奴才远在关外。实在是惦记地很哪。”

    康熙倒没有露出多少感动。随口道:“难为你有孝心。辽东是极冷之地。你也要注意些身体。”

    中年立即热泪盈眶起来:“主子这样关心奴才。奴才实在是…………”

    “好啦,好啦,说一说辽东的情况吧。”康熙显然有些不耐烦了。

    “主子,明、倭、朝鲜联军在鸭绿江东岸布防,建起了许多的工事,偶尔会派出小股的部队搔扰,并没有大的攻势。”中年答道。

    康熙的脸沉了下来:“朕要听的是鳌拜,不是什么明军,我们满人十几万精锐在辽东,就算明军敢打,朕还怕他吗?”

    “是,是,主子说的对极。”中年连连点头,咽了口吐沫道:“奴才就在鳌拜身边伺候的,这些日子鳌拜并没有督促军事,更没有提出任何对鸭绿江东岸的作战计划,倒是经常请各标各营的将佐喝酒看戏,还有几个关外满蒙的王爷…………”中年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闭上了嘴,因为康熙已黑着脸从炕上站了起来,来回的在屋子里踱步,中年不敢再说了。

    “请的那些将佐都是什么人?”康熙气急败坏的问。

    “骁骑营都统哈萨拉、神机营都统福山、健锐营都统禄德寿经常入席,只有前锋营和火器营的都统时常避讳,以下的将佐奴才都记在密折里,请皇上亲览。”中年从怀中掏出一封蓝皮折子,恭敬的托在手上。

    康熙接过折子仔细翻阅,脸色越来越难看,曾经驻守京畿的五大营有三大营与鳌拜交往过密,这可如何是好?康熙将折子掷在地上,脸色难看的道:“这些狗奴才,朕待他们不薄,养不熟的狼。”

    “主子不必生气。”中年小心翼翼的捡起折子:“许多将佐也并非是鳌拜的亲信,只不过他毕竟是上官,他要宴请,谁能不去?”

    康熙坐在炕上,火消了一些:“你是鳌拜的心腹幕僚,应当知道该怎么做吧?”

    中年单腿一曲,不自觉的打了个千:“奴才明白,奴才原来是镶黄旗人,因此才向鳌拜效忠,可不管是镶黄旗还是正白旗,奴才都不是皇上的奴才吗?鳌拜心怀不轨,奴才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能让他得逞的。”

    ……………………………………………………………………………………………………………………

    关于有人说迁都去南京的事的回答。

    朱棣曾经为了巩固边境而将首都建立在北京,因为那个时期的北京濒临蒙古,因此才有天子戍边的说法。而现在的情况是,大明在南洋站住了脚跟,可是四周仍然有许多民族,而这里的位置对于现在和未来来说十分重要,要想真正的完全汉化南洋,将首都建立在海都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汉人对土地的感情我想到了这个时代不是考虑的范围,要想牢牢地站住优势,迁徙人口占领土地才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事,将来澳大利亚,美洲,这么多无主之地…………哎,这些土地跟捡的一样,你不要别人就会要,既然想要就必须大规模的迁徙百姓。主角是个搞政治的,既然搞政治,自然是从政治以及将来国家的利益方面考量,不可能因为留恋故土就不干了。照这样说的话,那么汉人在几千年前还只是在河南呢,如果过于留恋故土,是不是汉人的疆域永远都在河南?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