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赵云之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赵云之威

    太史慈陪着诸葛亮仰望朗朗星空,隔了良久,忍不住心中疑问,问诸葛亮道:“司徒大人打算如何对付赵云?”

    诸葛亮笑道:“此乃楚王之失,非我之能,赵云曾稳守颖川多年,武力非凡,又擅长用骑兵,本来极难应付,然辽东狭促之地,正可合围,今亮早有定策,三月之内,必取赵云首级,除非其人愿归降顺朝廷!”

    太史慈笑道:“司徒大人谋略过人,赵云今日遇到大人实为憾事!”

    诸葛亮摇扇道:“或可为幸事,然要其人如何抉择了!”

    当太史慈和诸葛亮忙于盘算之时,赵云、甘宁和孟建亦在商定如何南定三韩,赵云问计于孟建,孟建笑道:“明陆暗水,可由将军明言直攻,实则兴霸领水师运步兵暗夜登陆,直插马韩心腹,再将步军暗中,赵将军继续明言直攻,牟韩必防备水上,将军则挥师南下,直捣牟韩心腹,两韩平复,将军再蓄兵辰韩边境,隔半月待其兵尽积边境之时,兴霸将军则领水师水陆夹击,亦或可将军未至边境,其人已降。”

    赵云击掌笑道:“公威之策确实精妙,令人防不胜防!”

    孟建与两人笑道:“用兵者,当攻心为上!”

    复又道:“两位将军需提防辽西,诸葛亮擅用兵,必有奇策,我恐其将会联合三韩,合力将我等困于平壤。”

    赵云道:“先生既知其人欲用此策,必有计破之,可否与我二人直言!”

    甘宁亦道:“先生直言无妨!”

    孟建道:“兵贵神速,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夺两韩,则再有妙策亦无法施展!”

    赵云皱眉道:“今刚吸纳公孙瓒降兵三万余众,还未整顿,公孙家族也未能彻底除去,整个辽东局势动荡不定,想早日出兵恐怕极为困难!”

    孟建微微踱步,随即道:“无妨,可先将公孙瓒降部纳入驻防军,我可用来平定辽东,两位将军只管南下,公威虽无大才,安定数郡尚有余地!”

    赵云正犹豫间,闻有斥候擒得北方说客一名,赵云急忙召上来审问,又搜其身得诸葛亮送与三韩诸王的信件,知道孟建所料无错,便和甘宁决定早日动兵,出征三韩。

    两人整顿兵马,自降兵中抽调精锐五千余人,又将白马义从改制成玉翼营建制,按楚王之令,由赵云暂时接管。

    数十日后,赵云正式领兵三万囤积马韩边境,欲一举平定马韩,而甘宁则暗中调水师自南浦出港,绕至山浦岛(今济州岛)隐秘休整,等待马韩部队向赵云附近聚集。

    得到赵云出兵的消息后,太史慈陪着诸葛亮仰望朗朗星空,隔了良久,笑道:“终于上钩了!”

    诸葛亮轻轻挥摇手中鹤羽扇,若有若无的笑容忽隐忽现,轻声道:“其实想算计赵云这样稳重为上的将领是很困难的,而自以为聪明绝伦的人却恰恰最好算计,孟建料定我联系三韩南北夹攻,必然在辽东未稳的情况下就会督促赵云出兵,如今看来果不其然,楚地的人说孟建好辨,好辨的人总喜欢先下手为强,这就是他的软肋!”

    太史慈忽然想起些事情来,问诸葛亮道:“鲜卑那里可联系好了?”

    诸葛亮笑道:“何人不好利,辽东对他们而言又是多么富庶啊,怎么能不愿出兵呢,我们只须在他们和赵云两大骑兵拼斗到各自困顿之时,突然出兵夺下辽东,万事则定矣!”

    太史慈道:“其实我也不担心鲜卑人不去攻打赵云,只是担心被我们算计后,必然和我们为敌!”

    诸葛亮大笑道:“柯比能乃无义重利之辈,有勇无谋,何患之有,亮已有后招,在辽东归我等所有之后,为做补偿可助其出兵攻打乌恒,将乌恒驱走后,大汉承认此地归其所有,其实以亮来看,柯比能鲜卑部众虽号称十万兵众,与赵云一战之后,实力必弱,再与乌恒交战,虽有我等相助,亦难分胜负,此可使两族结怨,我等亦可保辽西、辽东周全。”

    太史慈笑道:“大人计策连环相套,一石数鸟,赵云此番必败!”

    诸葛亮不置可否的一笑,道:“辽东半岛三面为海,赵云若败则无处可退!”

    就在甘宁准备出兵之时,刘协自青州牟平遣派来的特使李严已经到了平壤,他取出刘协利用飞鸽传到青州的信函交给孟建,信中写道:“诸葛亮非常人,或用兵不及贾诩,然计谋百出,不得不妨,且辽东未能大定,未到平定三韩之时,可先在辽东细心治理。辽东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带方五郡汉人不足三成,余者皆为本地土著,可尝试扩大南浦和淮安直航,调淮安民众和北方流民入住辽东,本地土著或运回淮安分散楚地各地居住,或可悉数移到昌黎郡,将昌黎郡汉族百姓南迁至玄菟郡,若诸葛亮带兵来犯,先让昌黎郡,依靠玄菟汉人众多,稳守玄菟郡,复使诸葛亮失长城护佑,须分重兵把守昌黎,若其分少,则一战尽灭之。”

    “公威身为辽州治略总督,当负责在当地推行汉化,使百姓知其为大汉国楚王子民,推行大汉语和汉字,废当地礼仪,推汉礼,普宣道教,凡商贸之类皆以汉语为通用语,不得当众使用本地蛮语,凡抵制汉化者必迁,若既不愿汉化亦抵制移迁者格杀勿论,凡有信奉异道邪神者,一律移到昌黎,凡顽抗者格杀勿论,从汉礼愿受汉统者,当重利厚待,两厢着力,使其顺我大汉之道。”

    “辽东地狭人稀,设为五郡不足为治,可将五郡合为三郡,按地形而分昌黎、玄菟、乐浪三郡,乐浪郡和辽州治所皆在平壤。编当地土著强壮者入伍,组建辽州预备军,待经政恢复,则勒令预备军攻打鲜卑、乌恒,既可使鲜卑、乌恒受困,亦可减少土著青壮,使之无力再反,待辽州汉人比例过七,则便可彻底化为汉地,此为永治之道,日后得三韩亦如此施行,辽州如今虽幼弱地狭,然北方领土辽阔,可直推而上,然推进不可冒进,须持续多年,永占一地则北推一步,此非一代之事,不可强求。凡沿海江河宜建港者皆设港口,自水路辖统辽州粮运。”

    此外尚有一封递于马韩王之信,信中言自己听说韩王长女容姿出众,愿迎娶为韩妃,并附有四卷聘礼目录,所有聘礼皆为珍宝,且愿遣使向马韩传播汉文化,交授汉字、汉语,又令马韩王统一三韩,如需大汉楚王支持则划群山、青山、山浦岛三地归楚王统管。信中用词中恳,虽有划地夺女要求,却不见半丝傲气。

    孟建看信之后心中已然明白刘协的思路,先将土著调往昌黎,故意让与诸葛亮,使其被动,再挑拨三韩之间发生战火,借沿海之地设港口,既有利商贸往来,又方便楚军跨海横渡,待辽州稳定,三方力疲之后出兵一统三韩。

    他立刻带着书信前往赵云营中,让赵云收兵,遣人赶往山浦岛通知甘宁,再安排卫兵护送特使李严前往马韩王所在的部落百济。

    此时的朝鲜南部土著主要就是马韩、辰韩、牟韩三个大的部落联盟,仍然处于奴隶社会阶段,他们组合成一个辰国,后来辰国在晋朝时期衰落瓦解,朝鲜分别建立了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

    马韩部落联盟中以百济部落为首,故马韩王也是由百济首领担任,后来百济首领在公元二世纪中叶统一马韩,正式形成了百济王国。

    马韩是三韩中与大汉往来最多,也最受汉化的部落联盟,在东汉时代年年向汉朝进贡,马韩王自己也略读汉朝书籍经典,对汉文化崇拜至极,在近年和大汉商贸中早就听说多年纷乱的大汉南方出现了实力非常强的楚王,领土之大是三韩的数十倍,听说楚王亲自派特使来马韩,心中激动万分,率领万余当地居民夹道相迎。

    李严乘车而来,感受着当地土著的迎奉和贫困,心中暗自奇怪楚王刘协为何要用三十年的时间使如此荒凉之地永化为大汉土地,何况他们如此贡奉大汉!

    不仅他不明白,楚王府各位幕僚皆不能理解,刘协与他们说道:“诸位爱卿但须谨记一点,凡可耕种之地,大汉百姓就可使之成为富饶之地,故与其和刘备硬拼,不如扩张三韩领地,孤王保证三十年后,今日的三韩亦是富足之地。”

    在看完楚王的信函后,马韩王兴奋得脸色红涨,用生疏至极的汉语道:“我的小女容貌……很好的,比长女还好很多,很多,若皆能为楚王之妃,这是我族的荣耀!”

    李严笑道:“那我便代楚王向您致谢了,若是迎娶两位王女,我王必当还有聘礼!”他虽然吃不准刘协是否愿意同时迎娶两位美女,但心中估计男人都不会拒绝美女吧,何况这些聘礼对楚地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马韩王道:“不知道楚王殿下愿派多少汉使前来教化我族!”

    李严道:“大汉楚地才学渊博者数以千万计,只要大王同意,我王可遣使千余!”

    马韩王喜道:“甚好,楚王殿下仁厚,我知道的,非常敬佩,愿永世为臣,如今大汉战乱正多,楚王实力雄厚,肯定是未来的大汉皇帝,我等小族皆永随楚王!”

    李严笑道:“大王果然英明,我王并不希望三韩长久分立,若大王愿替殿下讨伐,我王必有援助,

    马韩王更喜,乃道:“甚好,楚王殿下仁义,仁义圣明啊!”

    数日后,李严完成所有任务,准备回平壤,岂知马韩王对大汉文化万分崇仰,与李严交谈几日,知其学识渊博,平生未遇,不肯放其北归,苦苦留其在马韩教王子贵族们读书习字,李严受刘协之命来辽州协助孟建,又不忍拒绝马韩王,只好与马韩王直言尚有王命在身,须在辽州出任辽州治略参事,又说自己在楚地学子五阶中仅为学士,楚王所遣千余汉使中更有学者和博士阶的学子前来。

    马韩王听到这番话,对大汉学士更为敬佩,不过排在第四阶的学士都能有如此学识,不知道那些学者、博士都是如何了得,对大汉文化也更为崇拜。

    由于马韩王极力挽留,李严回到平壤比预计的时间拖延了十多日,回到平壤立刻专门负责移民一事,除了部分愿意接受汉化的本地土著外,余者大半送往昌黎,将昌黎近七万汉民移迁到平壤附近,同时调动本地土著在乐浪郡建房整地,准备迎接淮安移过来的大汉子。

    孟建则暗中在玄菟郡设防,将昌黎存粮、设施悉数搬运回平壤,依靠南浦港和连云港通航,主力先建设乐浪郡。

    赵云根据刘协的意思,开始分兵重点把手玄菟郡,而甘宁由于禁卫军改制问题,开始着手将江西海营改建成精武营,由于辽州未定,仍然驻扎在南浦港,根据高顺的建议在南浦对精武营实施山地战的作战训练。

    至初泰十二开春,在北海水师二十余艘嵩山级海楼船护送,楚地自连云港起航三百余艘巨商船,运载大量援助辽州建设的物资、迎娶马韩王两女的聘礼和奔赴马韩、辽州从事教化的两千名汉使前往南浦,同行而至的还有正式任命接管玉翼营的马休。

    南浦港此时还在冰封期,船队在离南浦港六十里处无法前行,马韩王亲自带了数万土著凿冰领船。

    李严看着马韩百姓不顾落入深海的危险,只在身上系根枯麻草绳就在冰缘凿冰,不过三日,就已经有上百人落海冰冻而亡,当再一次看到有人落入冰凉刺骨的海水中时,他忍不住心中酸涩,缓缓流下热泪,忽然转身拎起一根麻绳,围系在身上,自船沿上跃下,和马韩百姓一起凿冰。

    马韩王匆匆忙忙跑来阻止,李严苦笑道:“大王都要凿冰,何故我便不能来凿冰!”

    马韩王道:“大汉人说,王需以仁德治天下,我今天和百姓们一起,也算是仁德吧,大汉人说百事孝为先,今船上学子都是我们,都是我们马韩的恩师,我如此是孝师啊!”

    李严叹道:“大王仁孝忠义皆全!”

    马韩王哈哈大笑,夺下李严手中冰凿,让身边人接过去,硬是将李严推上船。

    事后,此事为刘协所知,他轻描淡写的与陈群诸人说了一句:在国与国之间,越勤奋的学生越可怕,越要堤防!

    此时的刘协与李严不同,他更坚定了消化三韩土著为汉人,实在不行宁可尽灭之的信念。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

    无毒不丈夫,刘协这样安慰自己,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