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十六节 关键在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人也容易投降,不是吗?!何况这是天意,我偏偏让你去守出路,你偏偏受巴伊乌孙之恩,这不是长生天老人家的旨意么?!我怪罪你,岂不是违背了上天?!你起来吧,出去告诉众人,你放巴伊乌孙,是因为想一心忠诚于我,故而割断旧情。”

    这是被赦免了吗?!

    德棱泰无比感激,加上放走巴伊乌孙的缘故,也就没有什么要保留的,提到自己还不太成熟的主张:“我听说大王为几乎无人投降而苦恼,还听说青唐赞普躲在里头,以天神之名诋毁大王。”在狄阿鸟点过头之后,他又说:“事实上,青唐赞普只是个随风摇摆的小人物,他自称青唐国主,把女儿献给撒力罕,希望撒力罕能够追随他,助他夺回国家,这是个懦弱又贪婪的小人,经不起一点儿风浪,如今他这么做,是得到撒力罕的授意,自己也有心借以传教,吸引大王对他的注意力。大王何不拿他做一个缺口?!只需威胁利诱一二,他一定会像只巴儿狗一样,匍匐在大王脚下摇尾巴。”

    狄阿鸟大感兴趣,同意说:“可以。”

    德棱泰又说:“他信仰佛主,把身边的机变之士说成弟子,实际上却不是,这些弟子都是他从青唐国带出来的能人,因为信仰佛主而厌恶征战,瘦弱好笑,大王如若以对佛主感兴趣的姿态联络,他们能趋之若鹜,不妨空下国师,造势要聘,作为利诱之饵。”

    狄阿鸟又赞同,说:“别乞也可能要有想法,可以这样,你们造势请求,让别乞做国师,然后我顺便提到,青唐赞普比他更有才能,如此一来,大家可尽传矣,说青唐赞普之所以不能做国师,是因为他不肯投降。”

    德棱泰兴奋地说:“大王这样做,一定会传得快,能让青唐赞普心里痒得难受。”

    狄阿鸟说:“这是因为我根本不想找个他这样的国师,他来投降后,我一定会把他献给大皇帝陛下,而大皇帝陛下也会感兴趣的。”

    德棱泰立刻反对,提醒说:“陛下,他可是自称青唐国主,陛下可以用他谋取青唐。”

    狄阿鸟说:“正因为如此,我才要把他献给中原皇帝,中原皇帝有可能让他做国师,借以收取青唐用。在中原,国师只是一个聘称,百姓不睬之,可是在我们这里,国师乃通天之人,他一个青唐赞普得到了国师之称,若是借天语,让我为他取青唐,岂不难办?!国师乃一国的师表,雅量标举,尊崇之,方可教化国民,青唐赞普,我不要他,否则取权谋计而损将来,一国佛民,岂不都是瘦弱好笑?!”

    德棱泰愣了一愣,连忙问:“陛下崇儒?!”

    狄阿鸟不予正面回答,只是说:“萨满之教淳朴尚战,儒教精巧重文,崇谁都是大事,不可草率窃语,放到以后再说吧。这件事我交给你去办,去吧。”

    德棱泰走后,狄阿鸟反倒陷入了沉思,萨满教过于淳朴却经不起推敲,自己信奉一二,已为它不能自圆其说苦恼,儒教虽适合教化,可是太重文修,一旦推行,儒者多外来,又有王夷之争,自己不能学拓跋氏搞什么认祖归宗之举,正在消弭各族两端,化百族为一家,想起来也比较头疼。

    眼看这一战结束就要建国了,到时定不定国教呢?!

    定哪一教呢?!

    他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好主张,还是决定暂时含糊之,先开办学堂,尊儒尊墨也尊萨满,其余宗教,善加利导,不作特别推崇。

    想到这里,他提起笔写道:“七国之争,政出百家,百家争鸣,则枝头繁华。”接着,继续慢慢寻思,又在里头嚼味,又写:“尊儒士存德,尊墨士才利,尊法则可明令天下,尊萨满以导兵战,尊老子可法自然,遵行之道,不可唯一家矣,取百家之长。”

    两天之后,他又继续坐下写道:“所用处亦不可混淆,尊法取德,尊墨求自然之道,遵儒取政令,尊萨满取律法,天下皆大乱矣。”

    这都是需要搅尽脑汁的。

    狄阿鸟是浑浑噩噩着就接待青唐赞普了。

    青唐赞普可说首领之中第一个不要命来投奔的,在下头惶恐之至,心中却也格外激动,想是多少得点儿自己祈盼的东西,狄阿鸟却在上头细细端详。

    他发现青唐赞普和达摩不同,达摩光头,青唐短发,青唐赞普鬼头鬼脑,达摩故作高深,青唐赞普满嘴跑舌头,就知道说佛主、鬼神、报应、轮回,两手乱团,说是结手印,动不动就是金刚无敌,荒诞之中危言耸听,达摩却在找里头的辩证之法,比方说什么在芥子内见须弥,因果与报应。

    见着这青唐,他忽然想念达摩了。

    他也不知道达摩西游,现在到了哪儿,想到达摩,再比较这个青唐赞普,只有微微叹气的份儿。

    也许佛主值得人一信,到了青唐赞普这儿,就是威胁,你不信是吧,你不信就有噩运,要是自己现在将他送入中原,中原的士大夫肯定轰他一个不学无术,不行,自己要送给皇帝,这样儿的不行,得加工。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狄阿鸟就说:“青唐赞普,听说你是青唐的一国之君,恐怕平日政务繁忙,无时日修禅吧,这样,我从中原购买一些典籍,然后找几个读书人助你参佛,如果你有所成,那么,我就把你送到中原去讲法,说得好了,中原皇帝这个天下共主都要聘你为国师呢。”

    说完,也不管青唐赞普肯不肯,点点青唐赞普背后的人头,当时给出五个能为他们读中原佛经的读书人和一排看起来就是想动手揍人的武士,强行请青唐赞普和他的所谓的学生去坐关,对外宣称,青唐赞普感到学问不足,决定坐关,不再理凡俗之事。

    至于青唐赞普的百姓,自然有人一律接管。

    青唐赞普的投降给里头的人开了一个糊不住地口子,越来越多的百姓投降。

    因为东夏纳降不是你说投降,就像牲口一样胡乱填栏,还要造册,给你一个去处,所以每天收降不过几千,名额有限,所以一到夜晚,滚滚人潮奋勇前挤,最后,没有轮上的黯然消退,等着次日再来。

    他们投降,贵族们只求先他们投降,也是一个接一个,带着巴牙,笼络住百姓们,强行冲到前头。

    一些夏侯氏的仇隙一看这种潮流,立刻知道大势已去,带着碰运气的想法儿,上前发誓仇恨一笔勾消,看看狄阿鸟放不放他们走。

    其结果,东夏王丝毫没有欺骗他们,给他们敞开了门径,甚至允许他们带走少量的部族,告诉说:“如果你们需要,还可以到东夏的衙门去,让他们给你们安排草场。”有一些软化了的,也就去了,另一些却知道巴伊乌孙去纳兰部求援兵了,二话不说,带上部众就去找巴伊乌孙。

    潮水一般的人,狮子一样的胃口,对粮食的要求与日俱增,除非是来个牲畜大灭绝,否则的话,粮食就是首先要解决问题。

    冯山虢一边欣喜,一边翘头远望,等着朝廷赚一个肚满肠肥。

    十日转眼就要到了,粮食的问题一天比一天紧迫。

    狄阿鸟表面上看起来不怎么在意,只是找到冯山虢,说了一二,但是在冯山虢看来,他那都是硬扛的,是城府的表现,这粮食不是别的东西,一天缺粮,百姓就能造反,三天缺粮,一个国家可能转眼间崩溃,东夏王能不忧虑?!能例外?!他也是心肠软,他要是真是那种狼豺一般的人,他会强行牺牲一部分人保另外一部分人,可是他没有,却是兼顾着,兼顾着,就是个大问题,最后大家都没得吃的。

    冯山虢相信,备登两州已经在举州筹粮了,很快就会派大军押送,因为这是个消弱东夏的绝好机会,东夏王现在多少人?!

    他敢硬抢粮食,吃霸王粮吗?!

    他不敢,他只能交换,他交换,用什么?!

    这种大交换,交换牲畜,减轻压力不大,只有用人交换,如果把他的俘虏换去三成以上,那么,他这个东夏国就减人三成,如果把他的俘虏交换去五成,那么东夏国就成了半个国,就这样的态势看,他起码要交换人口的三成。

    还有比这更有效控制东夏的手段吗?还有比现在更有利的时机吗?!

    朝廷不用打仗,不用动一动指头,就已经胜利了,胜到不动用部队,俘获几万口人,同时防患未然,以免东夏国膨胀,不臣。

    冯山虢每每想到这些,就觉得激动,原因没别的,就是因为自己为国家办了实事,办了好事儿,有利于社稷,同时也没有亏待对自己不错的东夏王,解决了他的问题,而解决了他的问题,又有一个上下国和睦友好的根基。

    他一天到晚,出去逛游呀,到了荒漠上,就往旧国望,希望他们拿出点效率,拿出点速度,快一点,不要太官僚,凡事以大局为重,不然的话,战胜可以演变成战败,倘若东夏国因为战争的缘故,都没有吃的,他们会干什么?!

    与其与周边部族打仗,反倒是掠夺朝廷更划算,何况东夏王现在还立足在备州呢?!

    是不是?!

    他也许不想背叛朝廷,也许不想打仗,可是因为战争,举国缺口粮,那就是*着人像宗主国动手呢。

    正因为看到了这一切,没人时,他都在荒漠上往长月下跪呢,求皇帝保佑,求神灵保佑,让这件事顺顺畅畅,不要遇到那种两眼一摸黑的官僚,遇到了,朋友变成敌人,臣子变成逆贼,都是不能避免的。

    与此同时,牛六斤等人也注意到了这种恶*态。

    这是在春上,万物复苏,牛羊瘦不见脂肉,羊羔初下,大家不走猎,就坐在这儿吃,吃完了就要大坏事儿。

    大家都开始考虑了,都重视了,一天到晚,渐渐有鱼贯登狄阿鸟门的事态了。

    冯山虢都想大喊一声,看看远处能不能有回应,朝廷的人马粮草是不是从荒漠上上来了。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