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十一节 趁势出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说,案子三天之后就审,到时不在县衙大堂审,任何人都可以旁听。”

    樊英花感到很无奈,她已经看出这个安县长倾向狄阿鸟了。

    提前宣布日期是为了干啥,是为了让人瞧热闹,是为了让今天身临其事的人都能到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到场,就今天的案子来说,狄阿鸟打死的是个什么人,一个无赖,人见人憎的无赖,到场的人多了,难免会带来一些压力,从而迫使对狄阿鸟从轻处理。她并不知道狄阿鸟与安勤见过面,两人虽然没有深交,没有过多来往,却有一回披肝沥胆的谈话,早已生出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感,自然是一点儿也不明白,为什么一有人想构陷对方,就另外有人去设法保全他,难道他,当真身具天命,一到关键的时候就起作用。

    身上有天命,在哪儿不都可以逢凶化吉?!

    要真这样神奇,他回不回草原不都无关紧要了!

    下人还在等着她的安排,她慢慢回过神,吩咐说:“你们再去打听,随时注意着这个案子的进展情况,最好设法找找那个无赖的亲属,看看他们准备怎么办,怎样去打这场官司,一打听到,立刻回来告诉我。”

    下人这又出去,天黑回来,一无所获,只好见着回报:“县衙驱散百姓之后,安县长就带着衙役出城,到移民中去了,王将军也一天都在那儿,他们都在为编屯作准备呢。晚上,安县长从城外回来,叫去了几家布店,裁缝店的老板,不知说些什么,很久才让人走,似乎,根本就不再管这个案子的进展,噢,我们还听说,听说那个到处抢生意的田小小姐被人绑票,县尉出城查访。”

    生意是小,樊英花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儿,干嘛跟一个突然出现的田小小姐斗气儿,必要时交结还来不及,毕竟这样的富豪,可以给她这样的在野势力提供相当丰厚的经济来源,下头却不知道,也把田小小姐的事儿打听了回来,不过想想也是,县衙的反应也没有什么反常,田小小姐是京城御遣,竟然在这儿被人绑架,还有移民等着安顿,这死个无赖的案件儿,除了似乎肩负使命,构陷狄阿鸟的邓校尉,的确不会有人真正搁心上,这就问:“邓校尉那儿呢?!”

    下人说:“听说他去了趟死者家,狄公子的人也去死者家,还碰了面儿,别的小的们就不知道了。噢,他一回去,王将军派人叫他去。”

    正说着,门外有人鲁莽地闯进来,脚步通通,面有喜色地报信:“营里放陆川回来了,他让人回来说一声,他现在邓大公子那儿。”

    樊英花意外了,心说:“这怎么可能,暗杀被阿鸟引往他处,不是件简单的事,虽说底下的人手不会有性命之忧,但王志显然意在邓校尉,意在草料场的事故,怎么就一下儿轻描淡写,喝酒喝高了,就下令放人?!”

    她迫不及待地要见到陆川,问问什么情况,吩咐说:“陆川一回来,立刻让他来见我。”

    陆川过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回来,喝了不少酒,头重脚轻地来见樊英花,一问三不知,只肯定地说,是王将军请邓校尉喝酒,一高兴,把他们都给放了,回来之后,邓艾摆了酒招待他,几个人喝到刚才。

    樊英花没有得到一丁点儿有用的东西,只好责令陆川去醒酒,而自己则走来走去。

    她已经感到有什么大事儿要发生,究竟是什么事儿,却还没有头绪。

    一个小小的县城,本来死个人,就是了不得的大事,虽然有更大的事儿冲淡,但石头落进水里,总有个响吧?!

    到了第二天,下人又在樊英花的授意下跑了出去,到处探头,到处打听,打听回来的风言风语更与她所关心的相差甚远,人说的最多是田小小姐,说她被人绑走,小小年纪,竟然趁贼人不备,骑了匹烈马回来,当然人们关心最多的是县里为了安顿新来移民,召集各乡各亭的乡老亭长开会的事儿,底下人亲眼看到,县衙门口站着大刀兵,县里的伙夫跟衙役,用狄阿鸟的人挖的几个土灶,埋锅蒸炊。

    樊英花就纳闷了,心说这安顿移民虽是大事儿,也不需要这么严肃,严肃到把县衙交给王志的人看守,太过反常,立刻又撒下人手,往这方面深入留意,再到傍晚,下人们陆续回来,带回消息说:“他们开会开了将近一天,除了门口的大刀兵换岗,不见一个人出门,里头静悄悄的,另外,县里还派出快马,到处下令,要求四口之家,上缴五张锅盔,六口之家,要上缴六张锅盔,不管家家户户,粮食是不是见底,务必在一夜之间完成,用以安顿新来的屯户。”

    朝廷送来屯户,同时运来的有粮,怎么还让县里的百姓上缴锅盔?!

    而且这道命令,是在各乡,各亭的乡长,亭长还在县衙,由营里的骑兵通知传达的,而那些乡长,亭长,现在还在县衙。

    樊英花一下醒悟到了,锅盔,是直州军作战最常用的干粮,县衙哪里是在安顿移民,这是在配合军营,发起一场战争,她站起来,怔怔不语,心说:“这个王志到底要干什么?!他顶多只有二、三千的精锐兵力。看这架势,是要打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呀,是了,他们都疯了,要将全县百姓都武装起来,当兵用。”

    众人都发现了什么,一声也不干吭,只见她突然扭过头来,大喝一声:“陆川。陆川呢。”顿时手忙脚乱,到处去找陆川。

    陆川总不忘练功,今天团了一天的磨盘,浑身都是臭汗,刚刚找张软榻,到山河会馆的前厅里头躺着舒服,见赵过那小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喊了一声,要他进来,跟自己喝两盅,两个人还没有开始,就听说樊英花找,他一想,干脆拽了赵过去。

    樊英花有点儿着急,一听到人来,就要说些什么,发觉赵过也来了,就跟赵过说:“正要找你呢。阿鸟在县牢里蹲着,恐怕一天、两天出不来,你要想办法,把一些熟悉的人动员起来,王志这小子是疯了,他肯定是疯了,他要将整个县武装起来,一旦战败,县城必然沦陷,咱们得有所准备。”

    赵过笑了一下,瞥了陆川两眼,说:“我来,就是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这一仗,肯定能打赢。”

    陆川呵斥说:“哪有你说话的份。”

    樊英花摆了摆手,温和地说:“你也知道事情不对?那你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要打仗的,怎么知道这一仗,肯定能打赢?!”

    赵过说:“怎么要打仗,再不打,又要下雪,隆冬就到了。”

    他蛮有把握地说:“阿鸟告诉我,我们雍族本来就是最善战的民族,土地大,兵员足,有兵书,善冶铁,善治器,还能储存粮食,养起庞大的军队,大部分人,看起来都种地,怯于私斗,软弱可欺,却能被军纪约束,恪守军旅之苦,最最了不起的是,百姓和士大夫都遵奉格子,危难之际,敢为国和家去死,一旦崇尚军功,调动了百姓,让他们听说要打仗,家家摊锅盔,家家用大针穿缀护甲,嗷嗷顿足,就是动辄百万,铺天盖地,无可抵御。”

    他话说得抑扬顿挫,人也显得威风凛凛,让陆川瞠目,让樊英花哭笑不得。

    樊英花忍不住讥讽道:“你的意思是说,只要能让百姓家家摊几张锅盔,战争打也不打,就赢了?!”

    赵过连忙摇头,急切说:“我不是这个意思的呀。听我说完好不好。我是说,家家摊锅盔,家家穿缀护甲,就都有战胜强敌之心,不是说,一摊锅盔,就会赢。现在百姓们都同仇敌忾起来,我们又打了胜仗,他们当然敢拿武器,跟着将士去杀敌。”他停了一下,反问:“一条河开个豁,河水一高,就出来点水,淹人淹地,年年都是这样,要是你,你舍得不舍得费点劲儿,堵它一回?!”

    樊英花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说,百姓们不堪胡虏骚扰,一定有敢死之心,收回楼关,堵住这个豁口,是不是?!可是呀,阿过,战争,并不是有敢死之心,就能获胜的,百姓被鼓舞,士气来得猛烈,去得也快,你说的这些,都还不足以判断战争的胜负,明白吗?!”

    赵过点了点头,再一次反问:“百姓有多少呢?!”

    陆川一听就头疼,粗声说:“你个傻小子,百姓有多少,你知道?!”

    赵过说:“我也不知道,不过,可以估算。当初,雕阴设县,一共是三千一百五十七户,朝廷垦戍,是八百五十户,设一校尉,后来又三次增垦,共移民三千三百户。朝廷上因垦戍户数增多,还曾准备设楼关县,只因为楼关外地狭,才没设,过了这么多年,再遇到灾荒,瘟疫,和征战,也应该相当于中县,在八千户以上,加上今年的移民,接近一万户。”

    樊英花骇然,好像不认识一样看着赵过,脱口道:“谁告诉你的?!”

    赵过说:“别管谁告诉我,一户出一丁,壮丁可达一万人,虚设旗帜,那就是铺天盖地,要是你在楼关,一连讨不到便宜,一看,中原朝廷出兵,漫天遍野都是旗帜,你真敢和我打么?!”

    樊英花说:“敢。”

    但她还是越发赞赏赵过,跟陆川说:“士别三日,你这个叔叔,恐怕以后,要跟着人家去混日子了。”

    陆川一脸尴尬,可他也不是小肚鸡肠,咧嘴笑笑,说:“他这都是照阿鸟公子的话说的,显摆,我是个粗人,哪有功夫去数这儿有多少户百姓,嗯,嗯,我以后,也多跟阿鸟公子亲近,亲近,行吧。”

    赵过顾不得接受他的夸奖,说:“要是王将军造了百十只筏,上了西川坝呢。”

    西川外有片水,当地称之为金叶湖,东西不比南北,形如柳叶,可抵楼关之后。樊英花当即明白,王志还要摆出从水路绕敌背后的姿态。她瞥了赵过两眼,低声问:“你怎么知道王将军造筏的事儿?!”

    赵过笑两下,说:“阿鸟让他打的,我什么不知道呀?!”

    樊英花的疑问一下全解了。

    她对狄阿鸟也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既然狄阿鸟让王志打的,看来这一战,确实是有打赢的把握,她慢慢坐下来,说:“阿过,你帮我办一件事儿。”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