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牵扯太深了,他们互相之间联姻,很多文官和武将都有着姻亲关系。
这让朱厚照很是棘手。
其实在朱元璋时期,皇家才是武将勋贵的第一选择,而不是文官。
但后来因为皇明祖训,皇家和宗室只从良家女选择。
武将勋贵没办法了,只能和文官联姻了。
从而也导致了文官在上,武将在下,文官领军的问题。
皇帝不能亲控军权,改由文官控制,武将也就学坏了。
他们和文官沆瀣一气,把军队搞得战斗力低下,武备松弛。
而文官领军队是由于谦开始的。
从那时起,五军都督府就是个摆设,再没有了统兵权,统统归到了文官那边。
朱见深倒是改革了一部分,改由太监监军。
可是经过弘治这些年,文官又开始领军了,又没有人监督文官了。
边军打败仗是常有的事情。
朱厚照现在只能是在宗室这边想办法。
只要把宗室上面的枷锁拿掉,那宗室就能成为他的助力之一。
不过现在的宗室,就是猪圈的猪,都快养废了。
他召全部宗室入京,也是为了从中择优。
这里面肯定是有废物的,只知道吃喝玩乐,欺压百姓的宗室。
但肯定也有有能力的宗室。
毕竟现在的宗室数量可是激增,比永乐年间增长了好几倍呢。
洪武年间宗室总共才有五十八人,永乐年间宗室一百二十七人。
朱厚照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也有些不可思议。
据传说到明朝末年,宗室大概有几十万人。
这朱家人可是太能生了。
不过朱厚照现在不清楚宗室到底有多少人,这个数据应该是由宗人府掌管。
但是按照数学计算人数,现在的宗室大概已经上千了。
监察院一名御史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认为都给事中所言有理,陛下是天下人的君父,可也是宗室之长,陛下大婚,宗室理应来贺,民间百姓尚有宗族,陛下岂可无人?宗室难道不是陛下之亲属吗?”
“此言差矣,如今尚有太皇太后、皇太后在,怎能说陛下无有亲属?臣认为,宗室贸然进京,恐对陛下无益,还请陛下慎思之。”
“宗室不是陛下之亲属吗?”
“当然是陛下之亲属。”
“那陛下召自己亲属入京,有何不妥?”
李杰马上说道:“皇明祖训有言,凡亲王每岁朝觐,不许一时同至,务要一王来朝,还国无虞,信报别王,方许来朝。此乃皇明祖训也,你奏请陛下召诸王入京,尔等是要陷陛下于不义吗?还请陛下明察!”
监察院御史反驳道:“召宗室,非亲王也,宗室入京并不在祖训之列,况且亲王之属,可遣世子入京,无有使陛下违背皇明祖训,臣等忠君之事,为君分忧,召宗室入京乃是善举,怎会陷陛下于不义?只有尔等小人度我等君子之腹,全以为天下皆是尔等不忠不义之徒!”
“你……”
李杰转而对着朱厚照一拜到地,愤而说道:“陛下,此人咆哮于庭,有失礼仪,还请陛下治其罪!”
朱厚照面无表情地说道:“尔等所言皆是国事,言语难免有失,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监察院御史马上跪下说道:“臣谢陛下宽宥,陛下对臣等皆如此爱护,岂会伤害宗室之心?张尚书所言之,未免有危言耸听之举!”
张升急忙说道:“启奏陛下,臣所言无非是一种可能,只要陛下立足本心,流言自可不攻自破!”
朱厚照说道:“张卿言之有理,还望卿家多多上奏,为朕查漏补缺。”
“臣遵旨,必当为陛下查缺补漏。”
朱厚照环视一周问道:“关于召宗室入京一事,诸位卿家可畅所欲言,朕想听一听诸位卿家的意见。”
焦芳出班说道:“臣右都御史焦芳启奏陛下。”
“讲。”
“臣认为理应召宗室入京,宗室自从洪武年间分封之后,仅有各地诸王每岁朝觐,其余宗室在各地生养,未曾得见陛下天颜,况且现如今宗室人数远超洪武永乐,召其入京,宗室可在京感受陛下仁政爱民之心,从而引导诸宗室不在其封地违法乱纪,不让陛下为宗室神伤,此举乃是一举多得,请陛下思之。”
朱厚照点点头,这焦芳说的还挺好。
“还有哪位卿家有想法的,可在朝堂一并诉说。”
内阁诸位大臣,也都沉默不语。
许多四品以上的官员想法是,这件事不是什么大事,犯不上与陛下发生冲突。
陛下想召宗室入京就入京吧,反正他们也没有什么权力,来到京师也就是吃吃喝喝,大婚结束之后,就会返回各地了。
而底层官员又没有什么话语权,见焦芳都出来说了,自然也不会去反驳。
“右都御史言之有理,臣等伏唯圣裁。”
朱厚照说道:“既然如此,朕就依诸位大臣所言,召诸宗室入京,亲王遣世子入京,其余诸宗室除身患病者,须亲往京师。”
“内阁拟旨,派八百里急递送往各地,晓喻宗室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