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稻秆胡琴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支书与村长:

    “就是想让上级公安机关,把昨晚被他们抓走的那些人,给放出来”。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以后,这一对“好支书”、“好村长”,从文曲家中悻悻地离开。文曲心中暗忖:

    “我的一支笔真的有这么灵吗?倘若我的一支笔真的有这么灵,那么,我不打报告让公安机关将这些人多关几天就已好了。还想让我打报告将他们早一点放出来,没门!”

    文曲目送着他们的身影,心中暗忖:

    “花墩村里有这么好的两只领头雁,何愁不会把花墩带进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这个猩猩,可真的是把‘稻秆胡琴’啊”。

    何谓“稻秆绳?”

    除了“稻秆胡琴”,在浙中方言中,还有一个与“稻秆”有关的方言词语,即“稻秆纱帽”。

    何谓“稻秆纱帽”?

    “稻秆纱帽”即指“纸糊的桂冠”,甚至连“纸糊的桂冠”都算不上。因为它是无形的。

    有的人,被人用这无形的、“纸糊的桂冠”一戴,就飘飘然忘乎所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弄不清“我是谁?”,“谁是我”?

    除了“稻秆纱帽”,还有“稻秆农”。此外,还有“稻秆绳”。

    一个雨天,王鲁莽与长臂猿在一条泥泞的田塍路上走。

    忽然,走在前面的长臂猿惊叫了一声:

    “噢呵!一条蛇!”

    王鲁莽马上应和说:

    “好大!好大!”

    俄顷,走在前面的长臂猿又改口说:

    “哎呀,原来是一根‘稻秆绳’。”

    王鲁莽立马改口说:

    “我说呢,这样的地方也会有蛇”。

    这一段对话,在花墩一时成了一段千古佳话。

    何谓“篼”?

    一种交通工具,将一只竹椅子捆在两根竹竿上,人坐在上面,然后由另外的两个人抬,作用跟轿子相同,色样与“滑竿”仿佛。当年,有一回,蒋介石上庐山,乘坐的就是这样的一种交通工具。

    这种“篼”,在眼下的花墩,似乎早已绝迹。但在解放前,花墩的先辈们,曾有不少人都见识过这种“篼”。能坐“篼”、坐得起“篼”的的大抵是一些体面人物。镇长,保长,地主老财,地痞,流氓……至于抬篼的,则大抵是一些贫困之人,“脚下底货”了。

    “起口和尚”水滴,个子瘦小,身子孱弱,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称得上是“弱小一族”中的“弱小一族”。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弱者”,平日却偏爱说一些诸如“蛇吞象”之类的“大话”。

    公元一九xx年,责任田即将承包到户。人心思散。

    队长也已渐渐失去了他的权威,一掰队,谁还轮得着你这个队长扬威耀武,有的队长,因指挥失灵,指使不听,干脆撂下挑子不干了。于是,在那个风雨欲来风满楼的那段时日,像花墩五队,队长一职干脆只好由一家一户的“户主”轮流当任。

    “起口和尚”所在的四队,队长马鬃是个强势人物,是个铁腕。只要有马鬃在,四队其它的任何一个男性,都休想染指队长的这一角色。

    一日,在棕榈叔家的“过街头”附近,午后出工时节,四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