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 倒挂金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水滴的小弟石穿发现后,马上从金钩梨树上解下了他兄弟的遗体。石穿将他兄弟的遗体解下以后,所做的头一件事,既不是给他兄弟试胸口,看看是否还有一口气。——其实,水滴早咽气了,试了也白试。也没有马上将他送医院,而是先从家中拿了把大砍刀,拼命砍那棵金钩梨树:

    “劈!劈!劈!啪!啪!啪!”

    这么一棵吊死人的树,倘若任其留着,未免太晦气了。石穿怕他兄弟阴魂不散,人死后,留下个“溢死鬼”,因而,决定先砍去那棵树,省得留下什么祸根。他嘴里骂骂咧咧:

    “妈的!好死不死,要死在自家兄弟院里。难道外头溪滩竹蓬里,那么空旷,不能去死?”

    死人事件,虽然年年发生,哪一个村子,那一年不死几个人哪。但这“吊死鬼”,几十年来在花墩还是破题儿第一遭出现。所以,一会儿工夫,石穿家的院子内就围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众人七嘴八舌,纷纷追询起这位“起口和尚”的死因。由于是上吊自尽,“起口和尚”的一张嘴可说是更“起”了。经过追问,人们才陆续得知,这位“起口和尚”自寻短见的原因。原来,自从大田承包到户以后,水滴就逐渐萌发了轻生的念头。主要原因是他自觉挑不动家庭这副重担。水滴一家三口。除他自己之外,还有一妻,一女。妻子与女儿,都长得人不人,鬼不鬼。水滴的妻子,身材矮胖,一双眼睛白多黑少,看人时,她的一双眼睛总好像长了一块白翳。女儿十七岁,看上去还不到一个六岁小孩的身高,体重不满三十斤,一头金丝发,可不是染的哦,而是自然生长。自从大田承包到户之后,水滴登感束手无策。除虫、施肥,谷子催芽,他几乎一窍不通。而从前在小队的时候,他几乎只要干他能干的生活就能挣到工分了。生产队的时候,只要能挣到工分,就有饭吃。责任田承包到户之后,却得“各人各路数,镰刀刨葫芦”了。水滴自感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又有病,一时想不开,于是就“倒挂金钩”,一了百了。在这里,笔者无意控诉“责任制”坏什么的,而是说像水滴这样的“弱小一族”,人与社会若能及时给他伸出援助之手……

    浙中方言,将投缳自杀者,称之为“挂金钩”;喝盐卤自杀者,称之为“捧钵头”。水滴的自尽方式,则是名副其实的“挂金钩”,而且是“倒挂金钩”,——倒悬于一棵金钩梨树上。

    花墩有句古话:起口和尚,打不好道场。

    水滴这“起口和尚”,还真的打不好道场。他自己是解脱了,可是他的家人呢?

    一个月夜,文曲从镇上电影院看完一场电影归来。刚进村口,在清水塘旁边的空地上,忽然隐隐约约看见地上躺了一个人。文曲心中一惊。他还以为自己遇到了鬼。他仔细睄了睄,原来躺在地上“嘤嘤”呻吟的那个人,正是水滴的遗孀。依偎在水滴遗孀身边的,则是水滴的女儿。

    x年以后,水滴的妻子女儿也相继去世。曾经的一家三口,就这样灰飞烟灭。

    何谓“稻秆胡琴?”

    “稻秆”即“稻草。”“稻秆胡琴”即“稻草胡琴。”一把用稻草编织的胡琴,能拉吗?拉得响吗?当然能“拉”,只不过充其量只能滥竽充数自欺欺人罢了。

    显然,这是一个讽刺之词。

    讽刺的对象,往往就是那些不学无术、却又常常狐假虎威、惺惺作态,仗势欺人的乡镇干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