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实力不足的情况之下,运动战作战战术显得优为重要。保存实力,参战部队密切配合在有利的情况之下达到歼敌的目标或达到牵制日军主力的目的。薛岳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所谓的‘天炉战术’只是一种俗称。严格来说薛岳的战术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逐次抵抗、诱敌深入、牵制外围、伺敌势穷、决战阵底的战术。也是战区级的运动战战术,随后薛岳把这种运动战术进一步发挥到了极致。
柳桂会战能阻止日军从柳桂向大西南进攻得益于他的战术。湘粤赣会战更是因为薛岳的战术而保存了实力,为后续的雪峰山会战大胜利奠定了基础。以弱兵牵制了日军几个主力师团,从而影响到日军在雪峰山战役中的兵力投入。
柳桂会战第27集团军发挥出了中坚的作用,为滇南援军到达柳桂西北地区阻止日军进攻滇南的步伐争取了时间。
当日军第3师团和第13师团兵分两路向西进攻时,滇南援军刚好堵上。随后柳桂一线的部队和第六战区的援军全部在柳桂地区西北集结,日军不得不停止攻击退回柳桂地区驻守。
而后日军转向进攻湘粤赣地区。这不仅关乎粤汉铁路的交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战略金属资源。国民政府一直用该地区的金属资源向德国和苏联换取武器装备。日军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进攻大西南的战略受挫,他们转而锁定了这个目标。
在衡阳会战结束之后,薛岳的第九战区司令部退至郴州。在第27集团军抽调柳桂地区之后他仍然以第72军、58军守茶陵、莲花等湘东南通往赣南的咽喉要地。
第44军守安仁通往永兴郴州的通道。以暂2军守耒阳至桂阳一线。在第27集团军调离之后,补充过来的第99军也协同暂2军守耒阳一线。刚恢复过来的第4军被薛岳调至粤北乐昌、坪石一线。
实际上第九战区的防区调整为湘南、湘东南、赣南和粤北。三面面对日军驻衡阳的20军,驻香港的25军和驻柳桂一线的11军。还有在南昌的日军第34军部队。
薛岳手中的兵力明显不足。防御守土都有问题,更不要说完成一场大型战役。不过他也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日军第25军有广东沿海一线的国民军牵制一部,第11军有柳桂一线的部队牵制,第20军又有湘西南的王耀武部牵制。
至于日军第34军,以微弱的兵力防御这么宽的面积,在不增兵的情况之下根本就对赣南构不成威胁。仅以第34军也无法向南昌增兵。
不过薛岳的处境有一种处于夹缝中的味道。随时都有可能被日军重兵围堵。他的防御就象一个软鸡蛋一般随时为日军所破。
在柳桂战争结束,薛岳马上就把第37军经蓝山调至粤北。从而让他的‘鸡蛋’壳变得硬一点。这样从茶陵、莲花开始,经安仁、耒阳、桂阳、蓝山、坪石、乐昌构成了一道半圆形的防御圈。
茶陵、安仁、耒阳一线是防御日军第20军,桂阳、蓝山、临武一线是防止第11军东窜,而乐昌、坪石一线是防御第25军。然而他手头这7个军明显无法阻挡日军的三路进攻。只要日军随便调动一下,就有六个师团的兵力进攻。
薛岳制定了一套运动战作战方案来对付日军。湘粤赣地区属于山地地形,东有罗宵山脉,南有五岭山脉。区域里多为丘陵山地。
不管日军有几路进犯,其必然占盆地和交通线,占关隘。固守他的防区是不可能了,只能用运动战来不停地消耗日军。
这也可以说是游击战,以师、军一级为单位的游击作战。也可以定位为运动战。不得不说薛岳早有预见,他暗中由仇战训练特一团和特二团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于此时。没有想到仇战把特一团和特二团全部葬送在衡阳城下。
最后连个音讯也没有了。他只是通过军统方面了解到楚江王的毕海航辞去军职去了香港,最后见到他的是第10军的四个师长和第10军参谋长。但他不相信仇战也去了香港。然而不管他如何联系仇战,这家伙就是不给他回信,至少他知道仇战还活着,活着就好。
果然如薛岳所料,日军驻衡阳的第20军以68师团从耒阳沿粤汉铁路线向郴州进攻,以第27师团经茶陵向莲花方向进攻。第11军以34师团向蓝山方向进攻。第25军以第104师团向曲昌、乐昌方向进攻。
幸亏滇南和缅甸部队开始向柳桂一线集结,正在做反攻准备。从而让第11军无法抽调更多的部队参战。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