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志二十九:
定州博陵郡,上。本高阳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罗、?、细绫、瑞绫、两窠绫、独窠绫、二包绫、熟线绫。户七万八千九十,口四十九万六千六百七十六。县十:有义武军,建中四年置。西有北平军,开元中置。安喜,紧。本鲜虞,武德四年更名。义丰,紧。万岁通天二年以拒契丹更名立节,神龙元年复故名。北平,上。万岁通天二年以拒契丹更名徇忠,神龙元年复故名。西北有安阳故关。望都,上。武德四年置。曲阳,上。本恒阳,元和十五年更名,是年,又更恒岳曰镇岳,有岳祠。陉邑,中。本隋昌,武德四年曰唐昌,天宝元年更名。唐,上。有铜,有铁;西北有八度故关、倒马故关,北有委粟故关。新乐,中。东南二十里有木刀沟,有民木刀居沟傍,因名之。无极,上。“无”本作“毋”,万岁通天二年更。有无极山。景福二年,节度使王处存以县及深泽表置祁州。深泽。中。
不出几日,李志便已经将驻地所有的军士都巡视了一番。今次驻军于定州的主要任务,便是整治周边驿道,以便在幽州的战事能有便利的驿道直达长安。
因此折冲校尉均领命在外,修补各处驿道。而剩下的八千内府,便驻守定州,护卫太子的安全。探明唐县的矿产地后,李志便令一团的府兵修建至唐的驿道,并要求坡度不可超过一分,以便后来的重物运输。
定州产各种绫,纺织技术十分先进,木工也是不缺。正好火头兵也是闲着没事干,李志便向裴奋要了一千人,在定州挑了一依山傍水处,平整场地,修建房舍,征调两百民夫并有烧窑和模具经验者,搭建工棚与厂房,名为:定州制作所。日后,此地成为大唐北方主要的工业重地和交通要道,日后四大军区之河北军区便是驻扎于此。
第一个项目,便是建筑材料水泥立式窑的建筑。因为水泥的烧制温度在000度左右,因此耐火600度的粘土砖就足以满足要求。立窑直径一丈(米),高四丈。由四组大型皮囊鼓风机鼓风,粘土砖外侧有水冷陶管及石棉隔热层。每窑能出熟料一百吨。
水泥立窑的建设持续了十日便可进行试运行。在水泥立窑的建设时,李志找到天然磁石磁化了铁针,并且用水浮法制成了指南针,并将实物和制法报到长安。李世民非常高兴,称赞李志能为父分忧。
水泥立窑的建设,李志积累了非常宝贵的施工经验,与此同时,开始着手安排火药和玻璃的制作。玻璃是用于制作千里镜的。火药则需要灌注在压好铸痕的铸铁中,黑火药手榴弹。
玻璃的烧制并不困难,在能产石炭的定州,配齐硅土,铝土,石灰石并不困难,甚至铅也有。中国古代山东博洲便是琉璃产地,只要改良工艺,并将烧制温度提高到00度,就能将琉璃烧制成玻璃。定州道观的道士,也会此法。定州在宋代有著名官窑定窑,在此前便是有名气的民窑。因此此地的火工自然是不缺的。
李志叫来少府监的一名琉璃匠师带上二十名学徒来做这个项目。这个大匠叫做黄老三,李志特赐名黄三里,并许诺事成以后为其开府授勋,当时就把黄三里震的不知如何说话。但是他很快就习惯了。
……因为太子殿下全程指导了玻璃熔炉的建设。
根据现在山东淄博博川的考古,古代的琉璃炉并不是很大,坩埚比较小,生产时直接从锅中取样制作。因此黄三里所知的琉璃炉也不会很高级。李志按照明清时期博山的大炉炉样,重新设计了整个玻璃熔炉。它的大小和大炉相仿,长米,宽2米,高约2米,炉底,炉壁均有粘土耐火砖砌成,炉膛下有铸铁炉条,正中间置一组融化炉料的坩埚。坩埚可以倾斜,经流槽流到稍低处的储藏坩埚,这一侧留有操作和取料口,可以把融融后加入澄清剂的玻璃取出加工。熔融坩埚处的温度约00度,保温坩埚的温度约900度。
原材料是长石,沙子,草木灰和石灰,还加入了少量的铅,在00度下融化后,加入澄清剂就是石膏,然后倾斜坩埚,经过流槽流到保温炉中不停敲打除去气泡,然后取样趁热加工后冷却或制成样条。样条再加热到600度到00度即可软化加工,吹制成各种玻璃器皿。
玻璃窑的施工大概花了20日,然后第一炉烧了2天便成功的制得了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