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第40章 公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那时候妹妹才五六岁,不记得我也是正常。”

    絮屏急忙答道:“记得的。小时候姨父在湖州任职,姨妈常常带着小钊哥哥去杭州看我。后来听说姨父被调去北方守关,姨妈带着小钊哥哥一同去了。路途遥远就再没有见过了。真没想到今日竟又相见了。姨妈姨父都还好吗?”

    “父亲上了年纪,早年征战留下的旧伤常常发作,圣上恩准从边关调职回京休养,已经好多了。十年前听说林府出事,母亲就一直伤心不已,身体慢慢越来越差。这几年跟着父亲回到京城,有名医诊治调养,这两年精神已经好多了,常常还能进宫陪太后聊聊天。”

    皇帝起身从龙案后面走上前来,向絮屏介绍道:“邱老将军回京之后,便一直是邱钊将军在幽州镇守。邱钊将军很有邱雷老将军年轻时的风采,带兵治军很有一套。这几日正巧奉旨回京述职,朕便叫他来和你们姐弟相见。朕记得当日殿试的时候,朕问起林爱卿对处理我朝与北国之间关系的态度,爱卿曾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亲临边关驱除胡虏,为国守土开疆。朕想着林爱卿虽是一介书生,却有此雄心壮志,实在是难得。正巧你们林家和他邱家沾亲,朕有意让林爱卿跟着邱钊将军去磨练一番,姑娘可舍得吗?”

    絮屏连忙跪下谢道:“皇上圣恩栽培,是涵儿的福气,民女感激不已。”

    君臣几人正在说着,忽听殿外有太监高声禀报:“太后驾到!”皇帝忙向外迎了两步,邱钊、墨涵同絮屏齐齐地跪了一排恭迎。

    一会儿便见皇上搀扶着一个穿着华丽的妇人进来,絮屏用余光悄悄看向太后,一眼便认出这个太后正是十多年前伴驾南巡的梅妃,十几年的岁月似乎并没有在这位高贵的女人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只是当年的无限娇媚已被如今的恬静和慈祥所取代。

    众人向太后请了安,太后笑道:“都起来吧。今儿的晚膳有小邱从幽州带回来的新鲜狍子肉,鲜美得很,哀家不知不觉多吃了一碗饭。怕积了食睡不好,所以出来走走。”说着走到邱钊面前,笑容可掬地说道:“前年皇帝寿宴上哀家不过随口说了一句关外的狍子肉好吃,你倒有心记得,今儿回京述职还特地给哀家带了些回来。”

    邱钊欠身笑道:“末将自幼进宫做皇上的伴读,便深受太后眷宠,才能有今日的成就。总想着好好孝敬太后,无奈幽州地处偏远,没什么好东西,也就是狍子多,鹿多。难得太后喜欢关外的狍子肉,末将顺便带几头肥嫩的狍子回来孝敬太后,太后不嫌简陋粗鄙,已是末将的福气了。”

    太后带着几分宠溺的笑意,道:“这孩子的嘴愈发甜了。你是皇上年轻时众多伴读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却也是最出色的一个,有你辅佐皇上,哀家自是事事放心的。唯有一件,你如今也快三十了,仍然孑然一身,哀家为你的亲事也实在是头疼得很。”

    邱钊刚要接话,太后便蹙眉嗔道:“你别跟我说什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鬼话。你父亲母亲嘴上不说,可哀家看得出他们心里着急得很。老将军戎马一生,邱夫人跟着老将军也吃了不少苦。他们只你一个儿子。如今年纪大了,就盼着能早些看到你成家,再给他们生个孙儿。皇上为你的事儿也求了哀家好几次,想让哀家给你做个媒指一门好亲事。哀家想着以你的身家、成就,寻常人家的姑娘都是配不上的,总要替你找一个门当户对的才好。可京里这些王公大臣家的千金,你竟一个也看不上。哎,无论如何,在你三十岁之前,哀家必定要把你的事儿给解决好。”

    太后说着话,转眼看到站在后排的絮屏,问道:“这是谁家的姑娘?”

    皇帝忙道:“母后看她可觉得眼熟么?”

    太后便命絮屏走上前来,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迟疑道:“还真是有点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

    皇帝笑道:“母后,她是杭州虎跑林府林永道的孙女儿,十多年前咱们随先帝南巡时曾见过她。”

    太后想了想,问道:“可是那个差点被送去北国和亲的姑娘?”

    皇帝点头道:“正是她。说起来,她和邱爱卿还是姨表亲戚。”

    太后喜道:“当年林府一把大火,震惊朝野。有传言说林永道的孙子孙女逃了出来,可皇上派人找了很久都没有消息,还以为是误传。没想到今天你竟在这里。”

    皇帝道:“如今看来还真不是误传。林永道的孙子孙女不仅逃了出来,孙子还考上了今科的榜眼。”

    太后抚掌称叹道:“那可真是老天有眼了。”上前拉住絮屏的手细细地观瞧,道:“当年哀家就觉得林永道的孙女天真可爱,喜欢得很,没想到如今更是出落得端庄大方。”因见絮屏仍然梳着姑娘家的发式,又问:“算起来姑娘今年也二十多岁了,还没有出阁吗?”

    絮屏红着脸还未及作答,林墨涵抢先说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姐姐是为了能全心照顾培育微臣,才耽误了自己的终身。”

    太后啧啧称赞道:“真是个好孩子!”想了想,对皇帝说道:“皇上,哀家的几个公主都已出嫁,哀家整日在宫里寂寞得很,哀家实在是喜欢这姑娘,想要收她做义女,留在宫里陪伴,日后再给她指一门好亲,皇上意下如何?”

    絮屏慌忙跪地辞道:“太后厚爱是民女造化,原不该辞。只是民女在乡野多年,早已粗鄙不堪,若在太后身边伴驾,只恐会惹太后生气。”

    太后假意嗔道:“姑娘莫不是嫌哀家老了无趣,不愿陪我这个老太婆?”

    絮屏只得连连磕头道:“民女不敢。太后风华正茂,能够陪伴太后左右受太后教诲,是民女的福分。”

    皇帝也插话说道:“林姑娘,太后的眼光可刁着呢,能让太后看中收为义女,你可是头一个呢!既然太后高兴,那朕也就做个顺水人情。”说着便招了招手,命道:“刘全德,传朕口谕,先让礼部拟几个封号来,请太后亲选。再命宗人府拟旨,封林永道孙女林絮屏为公主,择吉日行册封大礼。”

    刘公公领旨去了,絮屏见事情已无回旋余地,只得磕头谢恩,唯有在心中暗暗叫苦。

    太后又拉着絮屏问了些近十几年的经历见闻,絮屏一一答了,太后听得又是惊奇,又是感叹,还时不时地掉了眼泪。过了大半个时辰,刘公公带着礼部草拟的几个封号回来,太后一一看过,指着其中一个封号道:“就这个吧,歆阳公主,听着喜庆、大气。”又对皇帝说:“广平宫虽然不大,不过离哀家近,哀家想就赐给歆阳公主吧。”

    皇帝点头道:“都依母后的。”

    絮屏轻咬了下嘴唇,忽然拜倒道:“民女叩谢皇上、太后隆恩。只是民女有一不情之请,还望皇上太后成全。”

    太后奇道:“你说说看。”

    絮屏端端正正地磕了三个头,道:“民女与舍弟父母皆失,自幼相依为命,已十余年。名为堂亲,实际却已与亲生姊弟无异。舍弟如今虽已金榜题名,又蒙皇上恩典委以重任,但毕竟年轻,在民女眼中,仍为幼弟,民女始终对其放心不下。民女恳请皇上太后恩准,虽伴凤驾,每月仍能有几日去舍弟府上居住,时常照看,才能安心。”

    太后笑着扶起絮屏,道:“哀家以为是什么大事,你们姐弟相依为命十几年,虽非亲生却胜似亲生。你对弟弟的担心也是人之常伦,哀家懂得。况且哀家也知道,你并非自小在宫中长大的,这高高的宫墙的确对你会是极大的束缚。你什么时候在宫里呆得腻了,就出去透透气。哀家也想从你这儿能听到一些宫墙外的新鲜故事。”

    絮屏眼中含泪,连连叩谢。毕竟能有机会出宫,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