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卷 第六十四章 内外整合法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力灵示:很多人在看了一些心灵书籍,上了一些心灵课程之后,学到了不分析、不思考的观念,有人会问,不去分析,不去思考,我们怎么生活?当我们学了接纳,会说,好吧,所有发生的事情我都接纳,我什么都不做了,接纳真的是什么都不去做吗?

    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有着不同的法则。在外在世界,你必须是积极的,而在内在世界,你只能是消极的。在外在世界积极的意思是,对于外在世界我们必须做各种的努力,学习各种的知识,做许多的分析研究,做很多的尝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而在内在世界(包括你的思想、情绪)要消极的意思是,当我们在内在世界想要有所成长,转化时,我们无法「直接地」去改变内在世界,这是行不通的,越刻意去减少负面的感觉,只会使它更强烈,所以我们只能「消极地」看见它,经验内在的思想和情绪,当我们如此做时,转化就会自然发生。如果你对这两者的分别不够清楚的话,这就足以在你的生活中造成许多的冲突混乱。

    对于外在世界,我们必须做各种的努力来达成我们希望的成果,但是人们往往也将同样的方式用到了内在世界,当他内在出现各种的负面情绪,如恐惧、罪恶感、伤痛时,他开始分析、研究自己为什么有各种的情绪、创伤、为什么感到难过,为什么觉得生气,试图透过让自己变得理智来解决问题。

    实际上,当你去看见与经验内在的伤痛情绪时,透过去经验,伤痛背后的原因就会自己显现出来,伤痛也会逐渐化解。但是当你透过分析与研究去了解伤痛,试图变得理智时,这些伤痛仍旧存在。而只要伤痛存在,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你的生活。如果你去克制伤痛的感觉,这只会让你变得僵硬,不自然、不敏感。

    正向思考是用于外在世界的。对于内在世界我们只能如实地看见与接纳。此外,在许多的书籍中,我们经常会学习到正向思考的观念,正向思考是用于外在世界的,在外在世界,我们要扩大我们的愿景、想象力,看见美好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突破我们原本的想象空间。

    但是在内在世界,我们无法期望透过正向思考使伤痛变成喜悦,对于内在世界我们只能如实地看见与接纳自己内在的一切伤痛情绪。(p.s.有时透过改变我们的观点。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但这是间接性地,就像我们可以透过放慢呼吸使心跳变慢,但我们无法直接改变心跳速度。)

    另一方面,有时会看到有些人在看了一些心灵书籍。上了一些心灵课程之后,学到了不分析、不思考的观念。这些方法与观念都是用于内在世界的,都是针对内在世界的法则,但是人们误以为不用头脑思考,不分析研究才是灵性的,于是他们将这些观念误用到了外在世界,这同样会造成许多的问题。

    接纳的是外在世界在我们的内在所唤起的情绪。而不是事件本身。

    而当谈到接纳所发生的事情时,实际上我们必须去接纳的是外在世界在我们的内在所唤起的情绪,也许是恐惧、伤痛、罪恶感、焦虑、担忧,而不是接纳外在世界的事件本身,例如,如果你家漏水了。你就必须找人来修理房子,而不是去接纳这个情况(请记得,对于外在我们必须做出努力改变)。

    然而,经常遇到的情况却是,我们想去改变外在的事情。都是出自于我们无法面对外在事件所唤起的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我们先接纳与面对内在的伤痛情绪,外在世界的情况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因为我们内在的伤痛会阻碍我们顺利地改变外在的情况,或是即使我们成功地改变了外在世界,内在的伤痛依然会一再创造出类似的外在情况。

    对内在世界的接纳就是去看见与面对我们内在的各种情绪。当我们面对了内在的负面情绪,经验内在不舒服的感觉之后,这些负面情绪就会逐渐地消失。当内在的情绪消失时,你会发现自己对于外在的状况突然变得豁然开朗,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去面对与处理。

    外在世界影响着内在世界,内在世界也影响着外在世界。在实际生活中一件事情的发生经常在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都会产生影响,例如你今天失业了,你除了在外在世界要积极地去寻找新工作之外,也要在内在世界面对失业所带给你的情绪痛苦。当我们学会分辨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差别,并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去面对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时,这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如何去应对生活中的情况与挑战,从而帮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在这变幻莫测的人生旅程中更能享受生命。

    人的内在是常驻的灵魂,外在则是不停变换的躯壳和外境外物,明了他们之间的异同,用不同的法则去整合,让内外合一,才能共同为享受美好的生命服务。

    谈到内在的灵魂和外在的躯壳,必然涉及生命的轮回。在一般人看来,生命就是从呱呱落地开始。而从轮回的眼光来看,今生只是生命长卷中的一个章节,只是其中一个相对的开始。在它之前,有着无穷的过去;在它之后,又有着无尽的未来。

    当然,现代人往往不易接受这一观点,但只要对生命现象全面观察,我们会发现,某些以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若从轮回角度来看,就会豁然开朗。

    缘分从何而来?比如,我们是否相信人和人之间存在缘分?在这个世间,我们会和很多人相识相遇。有些人,我们会一见如故;有些人,天天见面也会视同陌路;还有些人,我们却会毫无理由地心生厌恶。原因何在?很多人会说:这是缘分。但很少有人进一步思考:缘分又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缘分?

    如果相信轮回,对缘分就不会感到奇怪。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始于今生,还有许多前生带来的烙印。在过去生,有些曾是我们的亲朋故友,有些则是我们的冤家仇敌。当彼此在今生再度相遇。这种烙印就复苏了,并驱使我们将往昔的爱恨情仇继续演绎下去。

    天赋从何而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有自己学起来容易上手的专业。但天赋又是什么?通常以为是父母遗传,事实上。很多人具有的天赋和父母毫无关系。而从佛教角度来看,生命其实有两套系统,其中的物质系统由父母给予,而精神系统则来自过去生的积累,并将继续影响未来生命,成为下一轮的起跑点。

    生命是心念由内而外的延伸。从这两个角度,可以帮助大家理解生命的轮回。但我们还要看到,轮回不仅体现为一种生命现象,其根源就在我们的心。佛教认为,众生在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转。这六种生命形态。也代表了我们内心的不同状态。可见,生命状态也是某种心念的延伸,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来。在社会上,不同行业者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仪,学者有学者的气质。商人有商人的风采。这些差别,正是由不同的心行外化而来,是心念由内而外的延伸。包括轮回,也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