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日出时分,不同于昨日的喧哗,城外却是一片寂静,在城头假寐的黑夫也被夷道仅存的百将喊醒了,并献上了他的“妙计”。
“谁给你的勇气?”
黑夫心里暗骂,面上却笑着肯定了这位百将的勇气,并站起身来,观察城下那群枕着盾牌,睡得横七竖八的巴人。
“百将,看到那最前排的赤色楚旗了么?”
百将颔首,黑夫笑道:“那里有百余楚人甲士,大概就是让这些巴人叛秦附楚的使者所率。昨夜他们没有参与进攻,一直在休憩,今早却在盯着城内动静,可见对方是有防备的。”
百将还是不甘:“我听闻左兵曹史在去年时,曾以数百之师,攻两千楚军,一举击溃,今日城内有千余人手,为何不效仿当日呢?”
黑夫摇了摇头:“彼一时此一时,不可同日而语也。你说我有千人可用,可实际上,九百青壮能用于守城,却无法用于野战,能出城击敌者唯百余县卒而已。”
“现在形势是,敌方未能一鼓作气,如今二鼓已衰,恐怕再也没有昨日的气势了;我军则攻之不足,守则有余,这时候守住一日一夜不难。若是贸然出战,或会失利,一旦失利,便会导致人心不稳,反倒助长了敌方士气。”
说了那么多,其实黑夫心里想的就是,当时他带的是后路断绝,只想干翻楚人然后回家的一帮哀兵,其中还有自己亲手练出来的兵吏,当然不虚了。可现如今,带着这些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夷道青壮出城,和骁勇的巴人野战?黑夫自问还没疯狂到那种地步。
若是小陶、东门豹、利咸、季婴,甚至是已战死的槐木都在这的话,黑夫或许立刻带人出城突击……
“吾等会出城击敌的。”
他不想打击这百将的热情,说道:“等时机到来时!”
“在何时?”百将十分期盼。
黑夫回过头,越过小邑的里闾街巷,看向了夷道北城墙。
“援军抵达之际,就是吾等反击之时!”
……
正如黑夫所言,巴人虽然在头一天时兴致很高,显得骁勇无比,但第二日就萎靡多了,不仅攻城时被城头射了两拨箭后,就丢下几十具尸体草草后退,连那些后面的人,歌舞也跳不动了。
虽然那巴人君长樊禽连杀数人,却无济于事,到了下午时间,黑夫他们在城头甚至还看见,两支数百人的队伍擅自脱离了大部队,往北撤离。
毕竟是临时凑合起来的几个部落,事情若顺利,还能精诚合作,事情若不顺,就会作鸟兽散。
想必那赤色楚旗下的楚国使者,看着这一幕也很无奈吧,巴人擅长于山林作战,也可以当做“陷队之士”去搅乱敌方阵列,可攻城……他们是真的不行。
第二天无惊无险地过去了,是夜凌晨,在首领樊禽的督促下,巴人再次发动了一次猛攻,但已是强弩之末不能穿缟,胡乱攻了一气,便再度退走了……
“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夷道算是守住了……”
黑夫摸着被流矢擦破皮的手臂,松了口气。
等到第三日天蒙蒙亮时,他第一时间就观察了城外的巴人,比昨日更少,又没了近千人,只剩下两千余还不死心,依然驻守在原地,但都歪歪斜斜,士气已与刚来时的前歌后舞,判若云泥!
就在这时,百将从墙垣上匆匆跑了过来,惊喜地对黑夫道:“左兵曹史,援兵,看到援兵了!”
黑夫连忙让人看着城外敌人,又让百将去将县卒,以及表现较好的青壮都喊醒,集中起来。自己跑到北墙垣,却见两里之外,便是浩浩流淌的大江,有十多艘大小木舟,正朝这边驶来,此时吹的是北风,舟船们都张开了硬邦邦的船帆,像是一群入水的灰鹅,在舒展翅膀。
瞧那航速,不消一刻,就能抵达南岸……
他们见到了援军的帆影,敌人安排在岸边的探哨想必也看到了。
“让南城的人死死盯着城外之敌,一旦彼辈要撤走,就准备出城追击!”
怂了两天的黑夫大喜过望,立刻就走下城头,看着在街上集中起来,眼角还沾着眼屎的夷道秦人青壮们,骑上了马,将手中的剑高高举起,让他们都能看到自己。
“郡守派出的援军已至!”
众人听说援军终于来了,先是大喜过望,随后又在黑夫大声鼓动中,目光变得热切起来。
“二三子守住了夷道城邑,守住了家邦,但这就够了?如今援军已至,是男儿,便随我出城击敌,追亡逐北!”
“汝等被焚毁的房宅,被毁坏的庄稼,被耽误的生计,凡此种种,都要在今日,用彼辈的头颅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