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七章——恬神而守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趴着的吴良辅产生了一种由弱及强、以至于分外强烈的同情和可怜!

    正要准备开口劝解,给吴良辅一个台阶算了。却突然发现皇太后背后的苏麻喇正冲自己悄悄递着眼色。抿着嘴微微摇头!这是何意?看看再说?

    恰在此时。身后的福临终于开口说话了,而且毕恭毕敬站起身来:

    “皇额娘,不怪他。是儿臣召集众位大臣会议国是,结果一时忘了时辰,让众位爱卿也跟着操劳,更让额娘跟着忧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儿臣不孝!请额娘息怒!”

    说完,福临结结实实跪了下来,实实在在给自己的娘磕了个响头!

    “唉……”布木布泰自然料到会是这个固定结局,唉声叹气,却貌似并未化解心中的怒气。

    趴在皇太后怀里的弘毅此时却分明看到身后的苏麻喇换做了另外一种表情,努着嘴冲着地上的皇帝,一个劲儿挤眉弄眼的……哦,明白了,该我出场了!

    “皇阿玛,快起来呀!”先来一句开宗明义,弘毅心想。接着,他十分顺利的“挣脱”了皇太后的怀抱,冲到福临身旁,作势拉着皇帝的胳膊往起拽,一边拽一边说道:

    “皇玛玛,皇阿玛操劳国事如此辛苦,孙儿实在不忍心看着阿玛还跪在这里受罚呢!皇玛玛也是心疼您的儿子,可您的孙儿也心疼自己的阿玛呀?再说了,皇玛玛,大清有我皇阿玛如此勤政的皇上,这是天下之福、大清之福呀!皇玛玛,请您开恩,让我皇阿玛起来吧,您别生气了!”

    说完,学着所有电视剧里“人小鬼大”的小孩子的固定套路,小玄烨再抛下福临不管,回过身来奔向布木布泰,也跪在那里,可怜巴巴摇晃着皇太后的膝盖。

    “皇玛玛,我的好玛玛……”

    “唉!好吧,皇帝快起来吧。玄烨懂事,你又勤政,是老太婆我多管闲事了……”布木布泰再一次抱起小玄烨,无可奈何的说。

    “谢皇额娘!儿臣疏忽,让额娘跟着操心了!”皇帝一起身,一旁的吴良辅也试探着爬到一边去。还好,这一次皇太后没有继续盯着自己!

    “皇帝,这位育宫是你的临时寝宫,你可记得它的本命?”布木布泰若有所思的问道。

    “这……儿臣如何不知?前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此殿始成,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大清顺治二年(1645年),我朝始名其为保和殿,顺治三年儿臣暂居于此,更名位育宫。”

    “不错。那这‘保和’二字出自何处?”皇太后明显是有备而来。

    “回皇额娘的话,‘保和’二字出自《周易.乾.彖辞转》一篇,本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额娘,儿臣……”饱读诗书的福临对这个问题绝对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却也同时明白了老娘如此一问的深意。

    “皇帝啊,额娘知道你潜心汉学,这点道理问不住你。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了。额娘就是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无知妇女,却也明白所谓‘志不外驰,恬神守志’的道理,这意思就是说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内的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你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不顾汤阿玛、玄烨和诸位大人的身体,就委实不应该了吧?再有什么天大的军国大事,也不在乎这一晚上的耽搁不是?”

    “谨遵皇太后圣训!奴才感激涕零。是奴才等不顾人臣之道、不思圣躬安康,损耗了天子龙体,请皇太后责罚!”

    一直捞不着说话的明安达礼和噶达浑终于有了机会,急忙起身跪倒,由明安达礼抢先给给皇帝圆场,也一道表达自己的感恩戴德!

    “起来起来,都劳乏了一夜了,别跪着说话!”皇太后急忙安慰这两人。

    “皇额娘教训的是,儿臣错了!只是今日会议之事的确繁杂,儿臣也正准备明日就去慈宁宫禀报于您,请您示下……”福临态度很端正,而且很清楚额娘今晚小题大做的真正用意何在!

    “皇帝!这位育宫之内,你们君臣商议的都是国事政务,我老太婆早有定论,绝不过问!别忘了,今日漏液前来,本宫可是走得后庭之路。要说有事,也是我们祖孙三代的家事不是?”布木布泰及时制止了皇帝的试探。

    “是,儿臣谨记!皇额娘圣明!”

    “也罢,不管你们还要不要继续会议,本宫可是要领着我的孙儿回去睡觉了。玄烨,今晚你和玛玛睡,好不好?”皇太后说着就把玄烨放在地上,起身准备牵着孙子的手告辞了。

    “皇额娘,其实您来之前,儿臣正要罢了今日的会议呢……”

    “哦,那就好!皇帝辛苦了,汤阿玛辛苦,诸位辛苦!”

    “儿臣恭送皇额娘!”

    皇太后牵着弘毅的小手,再一次出位育宫后殿,抱着孙子上了轿辇,消失在了紫禁城的夜色中。

    可怜早就哈欠连天的小弘毅,不知道到了慈宁宫还会不会经历一番“脑力急转弯”,更不知道今晚啥时候才能睡觉觉!

    《打油诗一首.看每句首字》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图之外已砥砺

    去来乾坤难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点尽天下苦与乐

    中华辉煌万人痴

    文武皇朝唯大清

    [1] 保和殿后阶陛中间设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长十六米五七,宽三米零七,厚一米七零,重为二百五十吨。原为明代雕刻,清代乾隆时期又重新雕刻。在图案是在山崖、海水和流云之中,有九条口戏宝珠的游龙,它们的形象动态十足,生机盎然。云龙石雕的石料产自京西房山大石窝。当时拖运这样重的巨石到北京需要民夫万人以上,用旱船拽运的办法拖运。为此,沿途每里凿井一口,以供民夫饮水之用。从房山到北京一百多里路,拖运时间用了将近一个月。这种方式虽然艰难困苦,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却也显示出了劳动者的才能和智慧。(未完待续。。)</dd>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