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东成西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这是其一,其二,随着宋清的地盘越来越大,实力也必将越来越雄厚,若是任由宋清这么发展下去,而自己仍蜗居川中一地的话,将来如何与宋清争雄?

    召集文武群臣商议一下后,众人都觉得此时还不是于宋清开战的时候,应该首先对付苟延残喘的大宋朝廷,扩大地盘,积蓄实力。直至推翻朝廷后再与梁山一决雌雄。

    方腊也很赞成众人的意见,毕竟攻打大宋比对付梁山容易多了。

    计议妥当之后,方腊集大军十五万,分三路出川伐宋。

    方腊之所以能在川中安心发展,靠的就是脚下的天险,再加之朝廷羸弱,根本无法剿灭他。

    但方腊出川攻击大宋却容易多了,方腊亲率八万中军,一路势如破竹,直奔临安杀来。

    另外两路则分别由邓元觉、石宝率领,一路出巴州杀奔京兆府,一路出泸州杀奔广南西路。

    邓元觉率五万人马北上京兆府,他的战略目的很明确,就是兵压河南府,警告宋清不得南下救援赵桓。

    一时间江南地区风云再起,各地奏报如雪片般飞向临安和洛阳。

    赵桓是欲哭无泪,原以为到了江南,从此就可远离战火了,那曾想方腊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转眼又杀回来了。

    让他更为恼火的是朝廷的军队,打不过金兵、打不过梁山也就罢了,怎么连一股乱匪都剿灭不了?还任由他们发展这么大?

    眼看乱兵就要打到临安了,而朝廷又无强兵,这该如何是好?这回还没等梁师成提醒他,他就第一个想到了宋清。

    还是宋清好啊!虽说不大听话,可人家没逼过我呀!

    想到这,赵桓也不管向宋清求救会有什么后果了,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向洛阳求救。

    方腊没忘了宋清,宋清当然更不会忘记他了,在方腊调集人马准备伐宋的时候,宋清就已经接到了消息。

    宋清甚至知道朝廷军队根本就敌不过方腊,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巡视河北的行程。因为他知道赵桓会来向他求救。

    赵桓的朝廷现在还不是灭亡的时候,所以宋清还会去救他,但若没有一定的好处,怎能轻易出手?

    所以宋清还要等,也或者说是在拖,拖得赵桓答应他所有的无理要求。

    方腊的军队也许很厉害,但能比金兵还厉害吗?宋清甚至没有想过派兵,因为他相信相比起自己的大军,赵桓会更喜欢火炮。

    就在赵桓的求救信刚进洛阳的时候,宋清已经到了太行山脚下。不为别的,王庆还窝在山上。

    对于王庆这个人,宋清除了在水浒中听过之外,可以说一点印象都没有,他甚至怀疑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人?

    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空间他是真实存在的。

    对王庆这个人,宋清也曾命内卫详细调查过他,发现这个人的口碑非常不好,基本就属于恶贯满盈那种,但出人意料的是,在金兵施虐河北的时候,他居然没有响应金兵,而是一直猫在太行山中。

    即没有抗击金兵,也没有参与祸害百姓,真让人琢磨不透他想干什么。

    乱世人命不如狗,不能因为他杀过不少人就说他是坏人,起码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没有站错方向,所以宋清打算给他一个机会。

    赵桓说方腊是打不死的小强,宋清却觉得王庆才最适合被称为不死小强。

    王庆在淮西起兵,势力最强大的时候也曾占据过八十六县之地,最后虽然兵败,但却躲过了朝廷的层层堵截,成功地遁入太行山中。不能不说这也是个很有本事的人。

    据报,王庆窝在山中仍有三万多人马,分驻太行山的各个山头,很有那么点山大王的意思。

    宋清以巡视河北的名义来到太行山,暗中调集六万精锐人马,进驻井陉一线,堵住王庆军的正面出路,同时命太行山下各州司马,调兵堵住各个出口。这样一来,参与围困王庆的人马就不下十万之众。

    此战当然能以和平解决最好,不然只能对他施以辣手了。为此宋清调集了二十门火炮,只要王庆拒绝投降,就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推过去,因为宋清拖不起。

    时迁因于王庆的军师李助有过一面之缘,所以就被当成谈判大使,进山于王庆谈判去了。

    宋清的条件很简单,只要王庆放下武器出来投降,就对他既往不咎,同时许他以荣华富贵,让他颐养天年。

    时间为三天,三天后若没有回复,就架炮攻山。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