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5章 上礼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里呢?因为前面说过,何育华要融入美国社会,要了解美国人的生活。不要以为美国人好像很开放,搞什麽**阿,多P阿,同性恋啥的,还有毒品、枪枝泛滥。

    其实美国人基督徒的比例很高,有多高呢?据估算,达到八成。美国每10个成年人中,有八个属於基督教教会或教派的。

    因为美国人口普查局,自1960年**始,就没有再对公民进行宗教信仰的调查。八成这个数字,是美国皮尤论坛,或是称呼为皮尤研就中心统计的数字。

    而同样的调查中又显示,其中有一半的人口是信仰新教的。虽然新教教派繁多,其中人数最多的是福音派,信仰人数大约占了美国四分之一的成年人人口。其次是传统新教,约占18%。而历史上属於非洲裔的美国新教教会,大约占了7%。而剩下的部份,信仰罗马天主教的与福音教派人数不相上下,占了24%。

    虽然,何育华觉得统计是这麽统计的,这其中大概有些水分。不是说可信度有问题,既然人家敢说,应该是依据有一定公信力的普查来的。不能质疑人家灌水或是造假了。

    而是,这种信仰归信仰,虔诚到哪种程度就值得考虑了。就好像台湾大概也有七八成的人口,会说他们信,佛教或是道教会去土地公庙拜拜,七月半得时候会拜好兄弟。只是真的深入一点,要他们念段经文,或是问些关於宗教上比较深入的知识,很多人大概就答不出来了。

    也就是说,何育华觉得这八成人口中,并不是所有人就那麽深信了,主要是他们平常的行为他们善恶观,比较趋近於基督教,相信上帝,依照基督教的礼节。但又不是那麽深刻的去信仰他。

    可是,如果你要融入美国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思维,这绝对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虽然这八成的美国人不见得都是虔诚的信徒,可是你毕竟生活在一个八成的成年人都生活基督教构成的信仰体系中。你要世不了解他,就等於把自己隔绝在这八成人中。

    但是,何育华对基督教无爱,对於上教堂很烦,对於要浪费几个小时参加他们的团契和活动觉得很浪费时间,还是不太想来,总觉得,只要把圣经上稍微翻翻,把他当课本一样,稍微了解过就好。或者大了不起,参加个一、两次就好,实在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再这方面。

    他现在,隔了没多久,辛普森夹持事件过去没多久,他又来参加周日的礼拜,其实已经抄过了他最初的打算,来个一、两次,稍微了解下就好。

    这是因为海勒的一句话,『你可以不信基督教,但是,基督教不单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关系。』,这句话让何育华醒悟过来,这不是跟台湾的佛光山之类的一样吗?

    美国的基督徒那麽普遍,即便是他不信基督教,不管他是罗马正教或是福音新教,但是你信了基督教,关系就在。总比你不信,或是一之半解来的好。参加他们的活动,还要多参加,等於就是拓展自己的关系。天知道什麽时候会派上用场。

    就算没派上用场,至少以後与人相处,也多一个共同的话题。至少你可以跟人家说,你也是有信仰的,可以拉近一点关系。当人与人之间,有共通点的时候,可以略为减低双方的隔阂。

    所以呢,何育华来了。他一改当初对基督教,敬谢不敏的心态,积极地,或者说至少比较用心地,希望能够多多了解基督教,多多参与活动。

    说是敬谢不敏,是因为基督教在台湾其实发展得很用心。台湾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在路上停红绿灯,就有一个外国人,用着不错得国语跟你搭讪,目的是为了拉你去教会。

    何育华就碰过很多次,虽然对这些外国人,能为了传教,千里迢迢来到台湾,还把国语学得那麽好,很是佩服。那些传教的学生,不是传教士,或者说是预备传教士,态度也很友善,不会让人反感。但他还是敬谢不敏。原因前面提过了,佛教或是道教活动他都不想参加了,还去参加基督教的。

    现在,时宜势易,能更加融入美国社会,建立起自己的关系,他自己送上门来。

    总算,参加这个礼拜,不像想像那麽无趣,牧师得口才不错,布道的内容有趣,圣歌也不错听,才让何育华觉得这时间不是那麽难过。也让何育华觉得,下次也许可以再来,没有让他的了解美国计画,半途而废。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