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折磨死人的斋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无论是哪个时代,家都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真正能够完全独立的人少之又少,现代的话很多家庭的家族观念比较单薄了,也最多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会相聚一下,至于发生什么经济纠纷的那更是老死不相往来。()

    至于祭祖,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一般都会烧纸钱,所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迷信,浪费环境,科技越来的发达,传统丢失的也就越快。

    不过古代终究还是不同的,因为有一个名为祠堂的存在。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大部分家族也许自家人的那些房屋未必结实牢固,但是这祠堂却是毫无疑问的结实,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们依旧畏神忌鬼,祖先先贤,何尝不是鬼神,自然要好好供奉才是,而且他们不出意外地话,死后也要被供在里面,自然也要为自己修好“安居之所”。

    因为这种原因,即便是杨坚这种千百年难得一见,一件龙袍都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极品吝啬鬼,在祠堂,也就是太庙这方面也一点都不吝啬,整个太庙被修的富丽堂皇令人咋舌,当年白弘在押解陈国俘虏,第一次进去的时候差点以为这是隋炀帝这种大好喜功的人修建出来的。

    看不出来,杨坚原来也是一个闷骚至极的人啊。

    杨坚虽有胡人血统,但继位后并没有再继续胡制,而是恢复了汉制,不过还是有一些胡人风采的,或者说是北朝风采。

    当年北周武帝背离以往较为重视《周礼》、《仪礼》的复古主义传统,在注重魏晋传统取向下,吸纳大量北齐、南朝的礼制因素,而隋朝也继承了这点,所以这时定的是“五庙”制度。

    《礼记》中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庙指的就是父、祖、曾祖、高祖这四亲庙,天祖和烈祖这两祧庙,以及始祖庙这座始庙。

    但是北周却偏偏选择了诸侯五庙的五庙,也就是四亲庙+一始庙,也不知道是有多大仇了。

    太庙按照周制,宫门前东侧,也就是在景风门那里,最早的时候,太庙是是每庙一主:夏五庙,商七庙,周七庙,而汉则不仅在京城立庙,还在各郡国同时立庙,于是数量达到了一百七十六所,不过这到了三国之后,就又恢复成仅在京城立庙了,随后魏晋时期,每庙一主变为一庙多室,每室一主的形制,魏四室,西晋七室,东晋增至十室至十四室,而十六国南北朝时局混乱大部分朝代连太庙还没建成就被灭掉,于是各种混乱,到了隋朝,基本沿袭前制,定在了一庙十室。()

    而汉代就有的功臣配享制度自然也沿袭了下来,不过隋朝毕竟立朝不过十余年,功臣大部分都在,所以虽然有功臣配享制度,但是太庙当中却是一个功臣都没有,原本高颎大概是最有希望成为那个功臣的,但是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代,他都成为了晚节不保的典型,自然不可能再受到这种待遇。

    白弘现在一声素麻衣,双眼无神的跪在蒲团上,嘴中喃喃自语,不过自语了些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七月初二的一早,天刚亮,还没来得及吃早饭的白弘就被太常卿带进了太庙,然后跪在正殿当中,一直跪倒太阳下山。

    原本这些灵位都是放在不同室中接受供奉的,但是不知道杨坚是出于那种心理,派人专门在正殿搭了一个大台子,把所有的灵位全部集中了起来,让白弘异常的无奈,这算什么,示威?不对,没必要对自己示威,因为自己也是杨家人,那么——是在告诉自己弘农杨氏的历史有多悠久?

    很有可能。

    问题是这一堆人,白弘认识的当真不多,除了他的便宜爷爷,杨坚的老爹,被追尊太祖武元皇帝的杨忠之外,他也只认识一个杨震了,就是那位天知你知你知我知的四知之人,白弘以前只能在语文考卷才能见到的人命,此时他的灵位,正在自己的面前,白弘的心情,非常的复杂。

    但实际上这种复杂其实……也不会让他像现在这样一副被玩坏了的样子的。

    原因么,有二。

    第一。现在是七月,天很热,然后太庙里面因为要供奉祖先先贤,于是一年四季那都是香火不断的,而最后,太庙里没有放冰块。闷热,再加上熏人的香火味,白弘欲哭无泪,窝巢的杨坚你有这么多钱把太庙修的这么好就没钱给你儿子弄几块冰块来消暑啊?!话说就算不给你儿子消暑,你也可以给你祖宗给你老爹消暑么,别把死人不当人啊!再说了,现在出了一身汗,那杨坚能告诉我,之前的沐浴更衣的用意何在啊何在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